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迈迪顶峰等13家顺义企业获评为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首期规模2.5亿元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顺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合基金发布……一直以来,顺义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01
夯实科技内核 激发创新活力
近年来,顺义区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科技创新不断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2023年,顺义区科技服务业140家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2.3%,高于全市增速29.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平原新城第一。
空中客车(中国)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外景。(资料图)
指标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全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83家,今年新增空中客车(中国)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北京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目前,培育潜在硬科技独角兽、独角兽企业11家。
02
深化统筹联动 加速成果转化
顺义区主动融入“三城一区”联动发展大局,高频对接“三城”高校、科研机构、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创新资源,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季度,顺义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3个,同比增长43.3%;技术合同成交额吸纳27.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
微构工场的研发实验室。
顺义区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区内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和小试、中试基地,推动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校走进企业。微构工场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制造”创新联合体。中科星图的“北斗终端应用技术试验验证平台”成为全区首家市级概念验证平台,今年预计整合25家在京高校院所技术资源并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力争服务企业40家。
近两年,顺义区着力提升创业孵化能级,培育了国家级孵化器1家、市级孵化器5家、市级标杆孵化器3家、区级孵化器10家,不断完善标杆孵化器示范引领、市级孵化器骨干支撑、区级孵化器功能齐全的梯度孵化体系。
接下来,顺义区将继续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顺义高质量发展。
记者 范吴迪
文编 张璐
美编 刘婧伊 屈义利
区科委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