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多一度丨日本“食人菌”病例数破千 近期还能去日本旅游吗?
新京报 编辑 常江
2024-06-18 19:51

俗称“食人菌”感染症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患者数量近期在日本激增,目前状况如何?会不会进一步扩散?哪些人群易感?近期有打算去日本旅游的人群还能去吗?


“食人菌”在日本蔓延,感染病例数破千

尚不清楚患者数量激增原因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累计破千,达1019例。


据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介绍,由于该病致死率相对较高,超过30%,常伴有手脚坏死,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当天发布的6月3日至9日的周报显示,截至9日,日本全国今年已确认超千例“食人菌”感染症病例。其中,东京都今年累计确认病例150例,为全国最多,其次是爱知县和埼玉县。


2023年6月29日,人们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行走。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以来,“食人菌”在日本扩散速度明显快于往年,不到半年,该国报告的病例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病例数。去年,日本累计报告该病感染病例941例,是自199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最高值。


据日本媒体报道,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虽然许多人感染后不会出现症状,但是病菌一旦侵入血液或肌肉等组织,可能引发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烧等,而后病情迅速发展为血压下降,在数十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现阶段,尚不清楚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患者数量激增的具体原因。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教授菊池贤猜测,这可能与新冠疫情过后人与人接触增多有关。他指出,不少患者因脚上的小伤口或溃疡感染这种病菌,因此如果手脚出现伤口,应及时处理。如果患者手脚肿胀情况在两三小时内迅速恶化,应立即叫救护车。


“食人菌”有什么特点?如何传播?哪些人群易感?


日本“食人菌”感染人数创下新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它有哪些特点?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什么样的威胁?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食人菌”,是一种由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严重综合征,又名“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主要通过人体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致死率较高,常伴有手脚坏死,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教授介绍,这一病株最初是在英国被发现的,现在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都引发了剧毒型感染。东京传染病对策中心专家则表示,最近的病例大多不是经由伤口感染,是通过飞沫传播,可能是从海外传来的毒性比原来高9倍的变异株“M1UK”。虽然致死率高,但及早就医仍然能够得到治疗。


“食人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鼻腔、咽喉黏膜的飞沫传播和经伤口等的接触传播。专家指出,这类细菌感染的初期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感冒,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如果出现高烧谵语或者伤口红肿快速扩散,就应立即前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食人菌”其实是在我们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个细菌,不过在这个A组链球菌的感染里面有一些非常少见的,它会引起一种病叫做坏死性的筋膜炎,就是人体内的这个筋膜组织在很短的时间内会被这个菌给破坏掉。虽然A组链球菌引发的重症致死率较高,但实际上临床上重症的比例很低,所以,并不是感染了链球菌都会造成很高的致死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介绍,“根据目前情况,患病人群大多为65岁以上的老人及有伤口或皮肤溃破的人。如身体很健康,年纪较轻,又没有皮肤破损和基础疾病,感染的概率较低。但如果年纪较大、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或有营养不良等情况,有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肢体接触、皮肤破损等感染,最主要的预防就是做好防护,注重安全距离、常洗手。”


“目前,主要是老年人群应注意加强防范,如果老人身体尤其是脚上有小伤口或溃疡,家人和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或溃疡部位清洁,经常消毒,促使尽快愈合;出现脚部肿胀、高烧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赵卫表示。


这种病菌会不会进一步扩散?

我们还能去日本旅游吗?


赵卫告诉记者,目前日本流行的“食人菌”感染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β溶血性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通常无症状,少数可渗入血液和肌肉等组织,最初的症状包括发烧和发冷,偶尔会导致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严重患者会出现多重器官衰竭与四肢坏死。实际上,这类细菌在临床上较常见,虽然“食人菌”感染引发的重症致死率较高,但重症的比例很低,且患者多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此一般民众不必过于恐慌,长期看影响是有限的。


王新宇告诉大家,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勤洗手、避免接触潮湿环境和生肉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其次,加强科学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日本“食人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是关键所在。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表示,准备赴日旅游的人群要注意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议有危险因素的人近期不必要最好不要去日本。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国是直通车、看看新闻

编辑 常江

校对 刘越

相关推荐
上万人抢着进小米工厂连吃带拿,打工人把资本家羊毛薅明白了
新京号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叶嘉莹: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丨逝者
文化
新闻8点见丨狂奔的“县城游”;61岁倪奶奶:期待下个奥运赛场见
时事
新闻8点见丨股市沸腾下的众生相;MBTI 不同人格如何玩转十一
时事
《里斯本丸沉没》:那些没有墓碑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文化
如果不是中国渔民,这场船难死亡人数会超过泰坦尼克号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