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4月下旬,新京报记者分别在山东滨州和河南清丰县的两家肉类食品加工厂暗访发现,这两家的鸭肠、鹅肠产品,在生产中存在诸多卫生安全隐患:鹅肠脚踩挤粪、血水染色,鸭肠随意堆放地面,与含清洁剂的污水混在一起。此外,其中一家公司还有多名未成年人工作。
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禽类屠宰、肉制品冷冻、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4月下旬,记者以采购者身份,多次进入该工厂的鹅肠工作车间,发现车间内脏乱不堪:工人在车间内抽烟,大量鹅肠散落在地面,车间的墙面上布满污渍。尽管多次被监管部门检查,鹅肠车间的环境仍不容乐观。在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穿着胶鞋,直接踩向摆放在地面上的鹅肠,“踩一踩,更干净。”
有工作人员解释,该车间生产的鹅肠按客户要求分两种,一种是捅开清理干净的,处理完后冷冻发货。另一种则不需要捅开清理,并不会专门清理鹅肠粪便,而是脚踩一下,便于送到商家手中后更方便地清理鹅肠内粪便。
记者观察发现,工作人员踩踏后的鹅肠,会被送往流水线上进行过水清洗,然后放入存有红色液体的器皿中浸泡,原本米白色的鹅肠,变为粉红色。“里面是血水,过一下鹅肠看起来会更新鲜,更有卖相。”一名工作人员解释。
车间负责人称,他们的鹅肠主要售往重庆等地的火锅店,不需要标注生产日期,简单冷冻套上塑料袋即可空运发货,“新鲜的,今天宰明天发货,还标什么生产日期。”
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内,工人脚踩鹅肠以挤出粪便。新京报调查组 摄
相比于“脚踩鹅肠”“血水染色”“不标注生产日期”的问题,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士享公司)的鸭肠生产车间的卫生环境,更显恶劣。
4月下旬,记者在没有办理健康证,也未被要求做任何体检的情况下,就进入雅士享公司的鸭肠生产车间工作,车间内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墙面上布满污渍,待清洗的鸭肠被直接堆在地面上,有工人在洗鸭肠时抽烟,并将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在盛放鸭肠的筐内。
记者注意到,鸭肠被随意摆放在车间地上,让地面湿滑不堪。工作人员在清洗地面时,直接将清洗地面的清洁剂倒在鸭肠旁的地面上,导致洗地的污水混入鸭肠堆。工作人员对此毫不在意:“没事,一会还过水呢。”
4月22日,雅士享公司的屠宰车间突发机器故障,大量宰杀后待分割的鸭子从生产线掉落,工人们将这些掉落的鸭子随意堆放在地上。过往的工人,也不避开,直接从鸭子上踩过,就连维修师傅,也时常踩在鸭子上维修机器。大约一个小时后机器重新运转,这些鸭子,又被重新挂回了生产线。阅读全文>>>
更多阅读:
2024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考生即将面临志愿填报。提前批录取后,还可以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吗?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什么是征集志愿?填报时注意什么?关于高考填报志愿,你最关心的10个问题都在这里。
6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据悉,《规定》是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基础性立法文件,首次对“网络暴力信息”的含义做出了明确界定。记者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网信办法律顾问支振锋,解读《规定》的意义和亮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网信办法律顾问支振锋。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规定》的出台有哪些意义?
支振锋:《规定》是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基础性立法文件,属于我国立法体系中的“规章”,针对的是网络暴力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基础性体现在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网络暴力信息是在网络平台上生产、复制、传播,管好平台,就能从基础上管好网络暴力信息;关键环节体现在针对信息内容的治理,把信息内容治理好了,网络空间天朗气清了,网络暴力就得到了治理。
新京报:在司法实践中,网络暴力受害者面临取证难、维权难的问题,《规定》第二十五条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及时保存网络暴力信息和数据,向用户提供网络暴力信息快捷取证等功能,为用户维权提供便利。当前网络平台在保存数据和取证方面做得如何?网络暴力受害者在取证时常面临哪些困难?
支振锋:网络暴力受害者一键取证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帮助用户维权对平台来讲也是一个压力,除了要投入技术,还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力。
一直以来,网络暴力受害者个人用户取证比较困难,《规定》施行以后,会给网络暴力受害者维权带来利好,个人用户取证会更加方便、快捷,但仍然可能存在难处。网民数量庞大,认知上的差异客观存在。虽然《规定》对网络暴力信息做出了界定,但是用户理解不一样,有的用户认为他被网络暴力了,要求平台协助取证,平台可能有不同标准,不认为构成网络暴力,给取证带来困难。
除了普通个人用户,当前非平台属地的监管部门取证也不一定便利。《规定》由四部委联合发布,且明文要求,公安、网信等有关部门依法调取证据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地方网信、文旅、广电等部门在向平台调取证据时将有法可依。阅读全文>>>
学服装设计的17岁中专女生,闯进某知名全球数学竞赛12强。近日,“天才少女”姜萍的故事在全网引发热议。但或许如任何一个公众人物的宿命一般,姜萍在近些天也迎来了大量的质疑。
▲阴谋论很容易对参赛选手的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图/网络视频截图
有些人翻出了疑似姜萍考试分数的成绩,并质疑姜萍为何此前成绩并不突出,却突然在这个竞赛中成绩惊人;有人质疑在一些宣传照里,姜萍的板书似乎有错误;也有人说比赛是开卷的、成绩是姜萍作弊的结果等。
姜萍当然是可以质疑的,学术领域有质疑才正常。别说姜萍了,哪怕是成名已久的行业巨擘,也免不了常常被拿来审视。姜萍作为一个暴得大名的年轻人,其故事甚至比小说更有戏剧性,没有质疑倒显得不正常。
质疑当然没问题,但如果上升到阴谋论则大可不必。有些网友的想象力飞驰,把这次参赛说成是个布局已久的计划,师徒二人联手打造一个“逆志”故事,就为了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云云,这可能就有点儿离题过远了。
质疑终究还是需要过硬的证据和缜密的逻辑,无论如何,现在比赛并未结束,姜萍依然是参赛选手之一。在这个时候,公众的围观也不妨保持一些克制,不要做过多的恶意揣测和阴谋论。
相比于合理的学术质疑,阴谋论往往难于自证、无从辩解,对个人名誉的伤害极大,也很容易对参赛选手的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既然比赛还在进行,人们不妨多一点儿耐心,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阅读全文>>>
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媒体6月15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他永远不会禁止社交平台应用程序TikTok。报道指出,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反转,因为在2020年担任总统期间,他曾试图禁止这个应用程序。
▲2月2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国家港湾,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讲话。图/新华社
特朗普团队发现,“攻略”TikTok可能对特朗普当选有极大帮助。
根据5月芝加哥大学的相关调查,如今只有33%的18岁—29岁黑人选民、28%的同龄拉丁裔、34%的同龄白人选民会投票支持拜登,而4年前它们分别高达89%、69%和51%。与此同时,特朗普在这三个人群中的支持率分别为23%、32%和35%,其中两项都超过拜登。综合支持率,拜登33%,特朗普31%。而4年前特朗普在这一年轻人群中的支持率被拜登拉大至24个百分点。
民调同时显示,在关键的各战场州,30岁以下选民投票意愿较4年前大幅降低,且即便投票,也可能“放弃性”地把票投给几乎不可能当选的独立候选人小肯尼迪。而年轻选民和TikTok用户高度重合。《纽约时报》5月份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26%的小肯尼迪支持者表示他们经常使用TikTok,这一比例高于拜登 (15%) 和特朗普 (14%)。
考虑到在接受调查的30岁以下受访者中,有18%表示他们支持肯尼迪,而不是特朗普或拜登,精于算计的特朗普在TikTok上“变招”,就变得顺理成章。
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承认,对TikTok立场的转变“是赢得年轻选民的另一种方式,且已获得巨大成功”。特朗普的账号不到一天关注过百万,3天360万,4天500万,不到一周就突破560万。而早在2月就开通的拜登团队账号(拜登未开设个人账号)4个月仅收集到361000的关注者。
事实上,经过短短几个月折腾,TikTok上表示“对特朗普有好感”的帖子数,据称已两倍于表示“对拜登有好感”者。阅读全文>>>
编辑 孙琳智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