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为什么会私了”,多个领域专家谈我国文字著作权保护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唐峥
2024-06-14 15:49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一位戴着银色细边眼镜年过六旬的老作家,发现自己出版的历史长篇小说,与某出版社的‘重头产品’几乎雷同。与该‘重头产品’的作者联系后,对方告知他,这种情况不属于抄袭,因为大家都使用的是史料。”这是《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中描述的一个片段。在文学创作日益繁荣的今天,版权保护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6月13日下午,《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来自文学、出版和版权领域的专家就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行了探讨。其中,该书作者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燕燕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也在会上发表了各自看法。

 

《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是国内首部聚焦文字著作权保护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11章20万字。该书以平实通俗的文学语言,以《著作权法》修订完善为主线,通过经典案例,由浅及深地解读剖析《著作权法》的关键条款和社会广为关注的版权热点问题。自去年11月份首发以来,该书热度不减。

 

版权也被称为“文学产权”,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的人权。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看来,知识经济时代,著作权应该是最重要的权利。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汤兆志在会上表示,这部作品不但展示了版权的作用和价值,展示了版权在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强国、版权强国方面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还展示了新时代我国著作权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和我国版权保护形象。

 

但在现实生活中,真遇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你会与对方对簿公堂吗?有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人会觉得打官司麻烦,费力不讨好,结局难料。这导致大部分可能选择私了。

 

李燕燕认为,《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的推出,是期待作家们明白,依靠法律武器是最有效的解决侵权问题的手段,今后遇到著作权受到侵害的问题,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去维护权益。在该书中,还专门设有一章“我为什么会私了”。

 

她说,“把故事讲通俗并不是我们报告文学的追求,报告文学作家承担着引领大众去看见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先启蒙自己的心,进而去启蒙社会。”张洪波则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广大权利人认识到版权法治的力量,认识到版权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与版权同行,版权让你活得有尊严。”

 

据了解,《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是中国作协2023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目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重庆出版集团也正在与海外出版机构洽谈版权输出。

 

编辑 唐峥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童书盗版花样百出,​打击盗版为何陷入怪圈?
文化
“青花椒”招牌保卫战
时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第一看点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权威解答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政事儿
什么是匠心精神,怎么传承匠心精神,听听这些“大国工匠”怎么说
时事
选刊之惑——选还是不选?
文化
公民榜样 共话雷锋
综合
犹太复国主义是一场殖民运动,还是一场自我解放运动?
文化
看2017中国经济新引擎——新京报年度策划
财经
2018全国两会丨网络作品侵权代价微薄维权代价很大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