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多地持续高温 医生教你如何科学防暑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2024-06-12 22:04

6月11日,陈奕迅Fear and Dreams巡回演唱会官方微博发布演唱会重庆站延期公告,称陈奕迅因打网球中暑休克晕倒,导致下巴撞地受伤。该消息一出,众歌迷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并劝其好好休息。近期,我国多地持续高温,人们该如何科学防暑?


藿香正气水适用于“阴暑”


“每个人发生中暑后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轻者会出现口干、口渴、心烦气躁、头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痉挛、抽搐、休克等症状。”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来要良介绍,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指人们在户外暴晒之后出现的发热、口渴、心烦等症状;阴暑多因饮食过于寒凉或被风吹雨淋后,在夏天出现的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


很多人发生中暑,都会服用藿香正气水,其实并不科学。来要良指出,“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阴暑人群,且其分为含酒精和不含酒精两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味道浓烈,见效较快,没有禁忌症的人首选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肠道敏感人群、驾驶人群以及对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味道极度不适的人,建议选择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


户外劳作人员一旦发生中暑相关症状,应及时将其转移至阴凉处,避免高温暴晒的环境,补充水分并进行适当休息,发生痉挛、抽搐等严重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


降低室温,改变湿度


“在传统观念里,中暑多发生于室外环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衷敬柏认为,不止室外,其他类型中暑(如室内中暑)仍时有发生,大多表现为轻度头晕、胃口不好、精神倦怠等。


“人作为恒温动物,对温度尤为敏感,夏季空气潮湿,人们通过出汗散热的效果大打折扣,老年人、体弱人群很容易发生室内中暑。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心血管系统以及肺部功能。”衷敬柏指出,夏季预防中暑应针对人体散热的两个环节进行预防,一是将环境温度稍微降低,二是改变室内环境湿度。“空调温度要调节在26℃以上,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湿度最好在70%左右,既有利于人体散热,又不会使环境过于干燥。”


衷敬柏认为,夏季出汗多,人体水分流失大,正常范围内的饮水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饮水不够反而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发作,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缺水严重,容易造成血栓,增加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风险。


增强脾胃功能,减少中暑风险


来要良提醒,夏天应尤其注意调节消化系统,增强脾胃功能。“当脾胃功能较弱、脾虚有湿时,通过合理的保健,将脾胃调好,通常不会发生中暑现象。因为当人们胃口较好时,饮食有所保障,饮水能够正常代谢出去,会大大降低中暑的风险和几率。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由于饮食无法得到很好的消化,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问题,阴暑也就随之而来了。”


对于寒性体质、脾胃虚寒人群,夏天可适量多食用生姜,振奋体内阳气,当人体内阳气充足时,通过正常的饮食可以抵御外在的热和暑湿,而内热重的人,可以适量食用冰西瓜、性凉的水果以及冷饮等,以减少其内热的产生,从而起到消暑作用。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北方迎今年最强“烤”验 收好这份防护指南

相关推荐
今天起,出门多穿红色衣服!
新京号
最高37℃!未来一周,北京又热又晒,高温天小心这种病——
新京号
北京公交保修保障中考期间车辆安全,推进暑期汛期隐患排查治理
时事
【安全生产月】每天了解一个身边安全隐患 | 高温防暑很重要 这些知识要知道
新京号
高温津贴和防暑降温费是一回事吗?
新京号
下周依旧闷闷闷,收藏这份应对“桑拿天”的实用妙招→
新京号
关爱户外劳动者,让城市更清凉
新京号
临泉,终于要降温了!
新京号
今起,阜南局地有阵雨或雷雨
新京号
雷雨+高温,谨防强对流!雄安本周天气预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