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今天出门的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酷暑难耐,北京昨日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从今日起4天连续高温,高考还未结束,我们又迎来高“烤”。
6月9日,市民走在烈日下。新京报记者摄
据北京市气象台最新预报,今天白天晴间多云,下午西部山区有分散性雷阵雨,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35℃;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0℃。北京这轮炎热较为持久,今起4天都是高温日,最高气温为35℃~36℃。北京市气象台提醒,9到12日天气晴晒,高温黄色预警中,请注意防暑降温勤补水;今天午后西部山区有分散性雷阵雨,伴短时大风和小冰雹,请防范。
不止北京,今天至14日,北方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将来袭,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范围或将接近70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超40℃,局地将接近或突破6月极值。气象专家介绍,从常年来看,6月至7月是华北、黄淮等地最容易出现高温的时间段,这次过程并不算罕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恰逢高考和端午假期,需做好防范。阅读全文>>>
快递员在吃着冰棍解暑。新京报记者摄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本轮北方高温过程中,部分城市可能直接达到或超过常年的6月高温日数。比如北京将出现4天高温日,常年6月高温日数为3.9天;天津则将迎来5天高温日,常年为3.7天;济南将迎来6天高温日,常年是5.7天;郑州将迎来整整7天高温日,常年6月为7.2天,石家庄则是6天,常年为7.8天。什么是高温日?根据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可被称作“高温日”。日最高气温为给定时段内气温的最高值,是前一日20:00至当日20:00之间的气温最高值。而如果连续出现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则被称为“高温热浪”或“高温酷暑”。阅读全文>>>
不过好在,此次北方高温以干热为主,白天室外炙烤感强烈,一早一晚体感还比较舒适。据中国天气网分析,预计14日起随着冷空气南下,这轮持续性高温天气才会逐渐减弱消退。北热南雨,南方未来依然维持多雨格局,不过降雨重心将呈现北抬趋势。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16日之前,华南、江南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部等地多降雨天气,累计降雨日数有5至9天,累计降雨量也较常年同期偏多。之后,强降雨带将北抬至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华南西北部等地。阅读全文>>>
6月9日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城市体验官”探访京投公司的“地铁工程档案库”,这座锁起手机才能进的档案库。
如今的北京,地铁已经与城市生活深度“绑定”。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地铁运营里程已达到836公里,一共有490座车站,在这庞大的地铁线网背后也有非常海量的地铁工程档案的存储需求。每条地铁在建成投运之后,其各项信息都会被归纳整理,以“工程档案”的形式进行专门收录。在京投公司的“地铁工程档案库”,这里存放着13万余卷纸质地铁工程档案,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的复八线建设,即北京地铁1号线东段。点击查看完整版视频>>>
陕西高考已于昨日收官,西安考场外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张先生全家8人出动来接即将考完的儿子,并举起“终于可以谈恋爱啦”的横幅,原本是温暖的故事,有些网友却挑起了骨头。
图/网络视频截图
类似的一幕在四川成都、甘肃兰州等地都出现了,也都不约而同高居热搜榜上。这代表着人们对“高考后生活”的某种畅想:走出高考考场的孩子成年了、成熟了,有更多的自由去追求青春的美好了。但一些网民认为这是家长在继续给孩子压力:没高考时“催学”,考完就开始“催婚”。这样的说法似乎太苛刻,也未免有些狭隘了。在紧张的高考之后,家长们打出类似横幅,更多是为了营造一个欢乐、放松、有趣的氛围,也传递出尊重孩子自由和成长的态度。部分网民的挑刺,可能来自自身的“痛点”,毕竟当今年轻人不少都面临催婚的苦恼。
其实,每年的高考,除了送考仪式、考试题目,走出考场的众生百态同样会成为热点新闻。也因此,几乎每年高考都少不了各种趣闻。就像今年,向日葵、横幅几乎成了候考标配,各色令人忍俊不禁的标语频频登上热搜;还有的地方消防车搭起“水门”,这些场面带有某种狂欢的特征,也让人感到一种美好,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是对紧张的中学生涯的一种“补偿”。
高考结束的年轻人,面临骤然的压力释放、人生转变,如何以更自然的姿态来迎接这种转变,家庭、社会也应当有所关注。而走出高考考场的年轻人,该如何去迎接自己新的人生阶段,学会从自律中获得自由、在自主中对自我人生负责,这是“考后释放”之外更深层的意旨,也需要全社会思考。但无论如何,高考过后的年轻人都应当是幸福的,也无论分数几何,这都是一次人生历练,也都各自经历了一场最重要的成人礼,值得更多祝福。阅读全文>>>
因教室安装紫外线灯,已造成意外事故频发,以安全之名已经制造出更多的不安全了,又何必有此执念呢?
图/网络视频截图
令人担心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近日,据新快报报道,今年4月7日,广东汕尾市凤山街道中心小学6年级教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故障,亮起2个多小时,致50余名学生眼睛、面部受伤,有学生花掉9.2万元治疗费。校方称因消毒灯控制器坏了出现定时错乱所致。6月6日,当地教育局称已处理相关人员,并确认事故排除人为因素。教室紫外线灯灼伤学生的事故并非首次发生,且频率较高,基本上每年都有。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5月,当时,浙江省温岭市某校老师误将紫外线灯与日光灯同时开启,致使23名师生眼部遭损伤。
每每发生这样的事故,都令人十分心痛,又担心类似事故还会发生。结果现实还真是这样,如今又见紫外线灯灼伤学生。事实上,每每事故发生,专家总是强调学校没必要安装紫外线灯,勤通风换气和阳光照射也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国家相关文件也只要求校卫生室配备紫外线灯,并未要求教室必须安装,但在教室安装使用的情况仍很普遍。缘何事故频发仍有这么多学校对紫外线灯消毒恋恋不舍?是嫌其他消毒方式麻烦,还是怕浪费资源?将个中原委调查了解清楚,也才能精准施治。
其实,既然没有硬性规定,还频繁造成意外伤害,没有安装紫外线灯的教室就不要安了。已安装的,若不能确保安全无虞,也应果断拆除。前前后后十多年,被教室紫外线灯灼伤的孩子已不在少数,而其所造成的伤害,也并不只是短期的皮肉之苦,还有可能会影响终生,甚至诱发癌症,这样的代价也太大了。教室里的紫外线灯,是时候拆除了。阅读全文>>>
编辑 魏玥 设计 刘晓斐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