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晨读丨6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新京报 记者 刘旭 编辑 王鹿
2024-06-07 07:48

【健康提醒】

防晒喷雾不要直接对着脸或口鼻喷


防晒喷雾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安全隐患。“滨江卫健”微信公众号提醒,即使使用者在喷洒时屏住呼吸,依然有可能吸入防晒喷雾中的微小颗粒,使肺部发生过敏反应。


正确使用防晒喷雾,不要对着脸部或口鼻处直接喷洒,应该先将防晒喷雾喷洒在手心,然后再涂抹到皮肤上,涂抹时避开眼部。使用喷雾类化妆品时最好在空气流通的场所,避免车内、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的空间。如果因大量吸入“喷雾”化妆品引起鼻腔痛痒、咽部不适、咳嗽、喘息、胸闷等,首先及时转移到空气流通的环境,并尽快将化妆品清洗干净,避免再次接触。如出现发热症状,或者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立即就医。


【皮肤护理】

冷敷、保湿可缓解晒后皮肤不适


冷敷、保湿等方法,可有效缓解晒后皮肤不适并促进其恢复正常。广东省药监局官微“安安科普”指出,冷敷时首先使用保湿喷雾作为基础降温措施,随后用舒缓保湿面膜,帮助皮肤迅速镇定并降低黑色素活性。


晒伤后保湿尤为重要,建议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甘油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若出现脱皮、细纹等问题,表明单纯补充水分无法满足护肤需求,推荐用水润清透的面霜或精华油以恢复水油平衡。若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瘙痒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膏,如氢化可的松等。选用富含维生素C和E的护肤产品,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升皮肤的稳定性。


【视力保护】

预防近视为目的户外活动应在白天进行


每天2-3小时的户外日光照射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四川疾控中心指出,目前研究认为,户外活动预防近视与多巴胺有关,室外较高水平的太阳光照会促进人体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延缓眼轴增长,从而起到防控近视的效果。此外,户外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视物更加清晰,也可能对抑制近视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核心是太阳光照,相关研究指出,主要为360-400nm波段的紫外光发挥作用,而夜间户外灯光缺失此波段紫外光,无法达到防控近视的效果。所以,以预防近视为目的户外活动,应该在白天进行。


【生活常识】

不同材质的被子晾晒方法不同


定期晒被子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用错了方法会缩短被子的寿命。江苏疾控中心提醒,不同材质的被子要使用不同的晾晒方法。


以化纤维面料为被里、被面的棉被不宜在阳光下曝晒,以防温度过高烤坏化学纤维,晒时可在被子上盖一层布,防止阳光直接曝晒。羊毛被、羽绒被、蚕丝被等是蛋白质纤维的,不太耐晒,建议这类被子最好不要在阳光下暴晒,晴天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1小时左右即可。棉麻材质的被子晾晒2至3小时即可,建议晾晒时间不超过4小时。涤纶、腈纶等化学纤维材质的被子耐晒性较好,晒四五个小时也问题不大,不过其本身吸湿性并不强,晾晒2至3小时就足够了。


【医学探索】

长期暴露于PM2.5 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症风险


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PM2.5会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PM2.5浓度每增加8.53μg/m³,与糖尿病、肥胖症(二者共存)风险增加23%相关,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6%相关,与肥胖风险增加3%相关。


PM2.5是一种复杂的化学成分混合物,主要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有机物和黑碳等。对PM2.5成分分析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接触有机物在糖尿病风险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与肥胖者相比,接触黑碳是糖尿病风险的关键因素。此外,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减轻PM2.5暴露对糖尿病、肥胖的不利影响,运动水平高的人风险较低。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整理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晨读丨6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1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8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