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提醒】
防晒喷雾不要直接对着脸或口鼻喷
防晒喷雾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安全隐患。“滨江卫健”微信公众号提醒,即使使用者在喷洒时屏住呼吸,依然有可能吸入防晒喷雾中的微小颗粒,使肺部发生过敏反应。
正确使用防晒喷雾,不要对着脸部或口鼻处直接喷洒,应该先将防晒喷雾喷洒在手心,然后再涂抹到皮肤上,涂抹时避开眼部。使用喷雾类化妆品时最好在空气流通的场所,避免车内、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的空间。如果因大量吸入“喷雾”化妆品引起鼻腔痛痒、咽部不适、咳嗽、喘息、胸闷等,首先及时转移到空气流通的环境,并尽快将化妆品清洗干净,避免再次接触。如出现发热症状,或者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立即就医。
【皮肤护理】
冷敷、保湿可缓解晒后皮肤不适
冷敷、保湿等方法,可有效缓解晒后皮肤不适并促进其恢复正常。广东省药监局官微“安安科普”指出,冷敷时首先使用保湿喷雾作为基础降温措施,随后用舒缓保湿面膜,帮助皮肤迅速镇定并降低黑色素活性。
晒伤后保湿尤为重要,建议使用含有透明质酸、甘油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若出现脱皮、细纹等问题,表明单纯补充水分无法满足护肤需求,推荐用水润清透的面霜或精华油以恢复水油平衡。若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瘙痒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膏,如氢化可的松等。选用富含维生素C和E的护肤产品,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升皮肤的稳定性。
【视力保护】
预防近视为目的户外活动应在白天进行
每天2-3小时的户外日光照射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四川疾控中心指出,目前研究认为,户外活动预防近视与多巴胺有关,室外较高水平的太阳光照会促进人体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延缓眼轴增长,从而起到防控近视的效果。此外,户外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视物更加清晰,也可能对抑制近视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核心是太阳光照,相关研究指出,主要为360-400nm波段的紫外光发挥作用,而夜间户外灯光缺失此波段紫外光,无法达到防控近视的效果。所以,以预防近视为目的户外活动,应该在白天进行。
【生活常识】
不同材质的被子晾晒方法不同
定期晒被子有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用错了方法会缩短被子的寿命。江苏疾控中心提醒,不同材质的被子要使用不同的晾晒方法。
以化纤维面料为被里、被面的棉被不宜在阳光下曝晒,以防温度过高烤坏化学纤维,晒时可在被子上盖一层布,防止阳光直接曝晒。羊毛被、羽绒被、蚕丝被等是蛋白质纤维的,不太耐晒,建议这类被子最好不要在阳光下暴晒,晴天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1小时左右即可。棉麻材质的被子晾晒2至3小时即可,建议晾晒时间不超过4小时。涤纶、腈纶等化学纤维材质的被子耐晒性较好,晒四五个小时也问题不大,不过其本身吸湿性并不强,晾晒2至3小时就足够了。
【医学探索】
长期暴露于PM2.5 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症风险
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PM2.5会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PM2.5浓度每增加8.53μg/m³,与糖尿病、肥胖症(二者共存)风险增加23%相关,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6%相关,与肥胖风险增加3%相关。
PM2.5是一种复杂的化学成分混合物,主要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有机物和黑碳等。对PM2.5成分分析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接触有机物在糖尿病风险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与肥胖者相比,接触黑碳是糖尿病风险的关键因素。此外,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减轻PM2.5暴露对糖尿病、肥胖的不利影响,运动水平高的人风险较低。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整理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