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海南蟹类家族新增2名成员
新京报 编辑 张牵
2024-06-06 21:36

新京报讯 据海南日报消息,海南的蟹类大家族又增加了“新成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东寨港管理局)当天对外发布此前潮间带蟹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该调查共在东寨港保护区发现23个蟹类新记录物种,其中突额薄板蟹和细爪拟相手蟹为海南省新记录。



据东寨港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介绍,此次多样性调查系在东寨港保护区内的16个采样点进行系统采样,结合东寨港历史分布记录种的整理和校对,更新了东寨港潮间带蟹类物种名录,至此,东寨港保护区蟹类达到115种。


研究发现,东寨港潮间带蟹类区系具典型的东亚暖水性性质,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且和中国南海北部大陆沿海区系的关系较密切,与两广、福建等地沿海同属中国亚热带近海底栖动物区系。


研究还发现,由拖网采样点获得的雌性膜壳蟹科标本,经鉴定为突额薄板蟹,模式产地(指对物种定名的时候,用来定名的原始标本产地)位于福建厦门。在北港码头、塔市村两个采样点采得细爪拟相手蟹标本,该种此前曾记录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岛以及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塔市村采得的环纹南方招潮是广布于热带西太平洋至印度洋中部的典型热带种,此前在国内仅记录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本次在东寨港保护区的发现可能是其自然分布的北限。


除上述3种新记录之外,其余20种东寨港保护区新记录均在海南岛或邻近的雷州半岛、环北部湾沿岸有分布记录。其中包括南海北部沿岸广泛记录的近缘皱蟹、角眼沙蟹、韦氏毛带蟹、短身大眼蟹等物种;亦有因个体较小、微生境隐蔽等原因而在底栖生物调查中易被忽视的类群,如膜壳蟹科的中华新尖额蟹、毛刺蟹科的光滑异装蟹和相手蟹科的小相手蟹属等。此外,东寨港保护区还是美兰拟闭口蟹的模式标本产地及目前唯一记录地点。


“蟹类是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冯尔辉介绍,本次研究完善了该保护区以及海南岛东北部的蟹类区系资料,为东寨港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底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我国南海北部底栖生物地理区划研究提供了更详实的基础数据。


编辑 张牵

相关推荐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加快构建现代水网 完善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水支撑”水务专题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夏季电力保供经受大考(碳报第158期)
财经
北京文化守护人|张鹏飞:解码“样式雷”图档,发掘颐和园冷知识
北京
“夜宵顶流”小龙虾的行业之变
消费
大戏看北京9月文艺资讯丨芭蕾舞剧《鹤魂》十周年纪念演出开演
娱乐
新闻8点见丨印度坠机事故造成至少265人遇难,已确认一名幸存者
时事
新增15种国内特药入医保
新京号
中国的雪山花海,正在盛开!
新京号
北京鸟类新记录+3,包含猛禽棕腹隼雕,拍摄者讲述发现过程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