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法:我国已成为环资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陈静
2024-06-05 15:48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法院已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813个。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介绍,我国已成为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各地法院在重点流域、世界自然遗产、江河源头、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设立巡回法庭、环保法庭、旅游法庭。

 

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和组织数量发展趋势图。图/最高人民法院


报告显示,人民法院稳步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统一归口的“三合一”机制,促进刑事追诉、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依法协同。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1200余家法院实行审判“三合一”,500余家法院实行“民事+行政”或者“民事+刑事”审判“二合一”。

 

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持续优化。人民法院重点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实行案件跨区域、流域集中管辖机制。积极采取巡回审判、网上办案等便利诉讼措施,协调集中管辖法院与非集中管辖法院加强配合,充分发挥集中管辖的优势作用。

 

区域司法协作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沿黄9省(区)法院签署《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倡议》。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秦岭山脉7省(市)法院签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并发表《秦岭宣言》,健全完善联席会议、要案会商、办案委托、成果共享等机制;福建等10省(区)法院成立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共同签署《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共同谋划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工作,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

 

编辑 陈静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答记者问|东营市科技创新平台能级跃升新格局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北京机会”释放千亿级吸引力,140个优质项目全球寻伙伴
北京
风起盐城
新京号
对“校园欺凌”和“学生欺凌”的辨析|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从宽处罚”在特殊案件中的适用反思|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缝纫机与透析机:尿毒症工厂里的生存实验
时事
中共中央发布意见,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犯罪!
新京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第一看点
经济学范式的四次“转换”和“综合”|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放弃哈佛讲席教职,他与北大“再续前缘”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