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唐城际铁路取得新进展,未来从唐山站可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唐峥
2024-06-03 11:10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了解到,今天(6月3日)8时许,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副中心段控制性工程——跨通济路桁架型钢箱简支拱桥顶推完成。未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副中心段完工后,从唐山站将可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6月3日早8时许,京唐城际铁路跨通济路桁架型钢箱简支拱桥顶推完成。中国铁路北京局供图


京唐城际铁路分两段建设,其中由中国铁路北京局运营的京唐城际铁路燕郊至唐山段已于2022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剩下的北京副中心段长2.4公里,线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之后沿既有京哈铁路通道南侧前行,以隧道形式下穿通胡路、路县故城遗址、运潮减河,上跨城际联络线二期后出地面。

跨通济路桁架型钢箱简支拱桥长75.75米,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通燕高速与通济路交口,跨越通济路,邻近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是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副中心段建设工程的最后一座桥梁。从施工现场可以看到,该桥为双V形吊杆结构,形状似手指,含“胜利”“欢迎”之意,整体造型又犹如两对展翅飞翔的海鸥,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京帆”相互呼应。今后,乘坐京唐城际铁路出京的旅客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驶出后,看到的第一座建筑物就是这座桥梁。


京唐城际铁路跨通济路桁架型钢箱简支拱桥连夜进行顶推施工。中国铁路北京局供图


拱桥上跨北京城市副中心主干道通济路,紧邻京哈铁路、通燕高速。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京哈铁路正常运输和区域干道交通的影响,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参建单位多次论证,将满堂支架现浇混凝土拱桥优化为全焊接钢箱拱桥,同时,采用了钢桥先异位拼装、然后整体横移顶推的技术,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拱桥顶推前,施工单位采用大场景激光扫描仪进行数字测量,基于扫描点云数据进行质量检验,通过虚拟预拼装,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通过桥梁整体试顶推验证,调整设备、检验支撑体系及拖拉体系的系统安全性。顶推作业中,采用由两台连续式液压千斤顶、前后拉锚器和预设滑靴组成的拖拉滑移系统,集成顶推施工横向纠偏、纵向顶推、同频共力等多项功能,确保顶推滑移平稳顺畅。在桥梁前端设置30米导梁,减少在顶推过程中纵梁挠度和主梁集中应力,有效解决了顶推过程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实时监测分析桥梁顶推姿态及受力情况,指导桥梁横移、顶推施工,使桥梁成功跨越通济路,到达设计位置上方。

跨通济路桁架型钢箱简支拱桥采用了全新的轻量化设计,桥梁自重由4600吨降至700吨,单延米用钢量仅11.2吨,能够大幅降低用钢量。这也是国内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稀疏吊杆的桁架型钢箱拱桥。记者了解到,这座大桥还首次引入磁吸式无人视频检查设备,钢桥日常检修维护更加安全、简洁、轻便,实现设施检查维护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契合了未来高速铁路运维发展方向。


这座大桥采用了全新的轻量化设计,桥梁自重由4600吨降至700吨,单延米用钢量仅11.2吨。中国铁路北京局供图


未来,待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副中心段完工后,从唐山站可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省市之间的联系,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裴剑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京唐城际铁路最新进展!
新京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宗地块成交,将建120米高地标建筑
北京
北京将联合津冀打造首都通勤圈 形成串联城镇组团的轨道交通廊道结构
北京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李军会:“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北京
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资源落地,交通枢纽高效辐射京津冀
北京
“交通一体化”正在重塑地理意义上的京津冀,跨省通勤成为新日常
北京
携手共进11年,三地协同办共论京津冀发展
北京
北京多个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副中心站枢纽预计年底基本建成
北京
中央区域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进展答记者问
第一看点
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北京服务”发布200余项改革任务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