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多一度 | 世界无烟日 你“熄”烟了吗?
新京报 编辑 马浩歌
2024-05-31 09:43

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当你点燃一支烟,至少有4000种化学物质随之进入身体,其中69种确定致癌。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长期吸烟,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如何提高戒烟成功率?


长期吸烟,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2》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5亿,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50.5%。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在我国,肺癌已成为致死率排名第一的头号“杀手”,严重影响国人的寿命。尽管吸烟的危害如此之大,但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有着全世界 1/3 的烟民。


图片来自IC Photo


烟草中含有几千种化学物质,其中烟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丙酮、砷、氰化物等几百种都属于有害物质,已明确的致癌物质有 69 种。吸烟时,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胃、肠、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吸烟更易使身心受到损害,造成记忆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还会引发头昏、头痛等症状。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虽然吸烟引发的相关疾病呈现慢性滞后的特点,但吸烟同肺癌、呼吸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依然呈剂量-效应关系。


烟草对人的影响有滞后效应,有时甚至延迟10-30年。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各个器官功能逐渐下降,烟草带来的危害也逐渐显露。及早戒烟可以弥补受损的健康。在重大疾病发作前戒烟的人群,戒烟后10年左右其患病或死亡的风险基本接近从不吸烟者的水平。


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会有危害吗?


吸烟不仅影响自己的健康,也会严重影响家人和孩子的健康。一项评估2004年全世界192个国家接触二手烟的情况,以及二手烟在儿童和成人非吸烟者中疾病负担的研究发现,有40%的儿童不吸烟者、33%的男性不吸烟者和35%的女性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二手烟中同样含有数百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包括致癌物、重金属、烟草特有亚硝胺及多环芳烃等。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和冠心病等


二手烟暴露对孕妇及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有充分证据表明,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和胎儿出生低体重。此外,有证据提示,孕妇暴露于二手烟还可以导致早产、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儿童暴露于二手烟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急性中耳炎、复发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积液等疾病。


二手烟暴露并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即使有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存在,也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据估计,这种暴露可导致37.9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16.5万人死于下呼吸道感染,3.69万人死于哮喘,2.14万人死于肺癌。因此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三手烟是吸烟者“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其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等10余种。三手烟在室内停留的时间相当长,卷烟熄灭后6小时它们依然存在,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


戒烟失败,难道只是意志力不够?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强成瘾性物质,WHO将烟草依赖定义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并归入国际疾病分类。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何烟瘾难以戒除且容易产生复吸等情形。吸烟者仅凭意志力戒烟(干戒)的成功率只有3%左右


首先需要明确的几个误区,将电子烟作为“戒烟神器”吸烟不过肺、吸食细支果味烟等都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科学戒烟,除了意志力,你还需要科学的方法>>>


  • 戒烟门诊


医生评估每位烟民的个体情况,了解烟民的烟草依赖程度,有针对性地提供戒烟干预。对于烟草依赖程度较高的吸烟者,医生视情况开具戒烟药物以帮助烟民减缓因尼古丁戒断而导致的不适症状,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戒烟。


  • 戒烟热线


全国戒烟热线400-808-5531。戒烟热线会根据来电者的吸烟年龄、吸烟量、戒烟意愿等情况,综合评估后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在戒烟全程中,通过电话和短信进行戒烟干预和跟踪随访。


  • 寻求帮助


找个靠谱的队友一起戒烟。此外,家人、朋友的鼓励与监督也十分重要。戒烟14天内,咳嗽、烦躁等“戒断反应”最强烈,坚持下去就成功了一半。


有哪些城市是“无烟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后,上海、杭州、广州、天津、克拉玛依、银川、哈尔滨、鞍山、绍兴、兰州、深圳、长春、唐山、南宁、西宁、青岛、北京、福州、张家口、武汉等城市制定或修改了地方控烟法规,这些城市也被外界称作“无烟城市”。


图片来自IC Photo


2023年,44个城市新出台或修订了市级控烟相关法规。截至目前,我国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不断提升。


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动控烟立法工作,比如: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以来,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9.4%。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在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以及学校、公园、医疗卫生机构等室外场所禁止吸烟……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4.1%,与2020年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


整合自健康中国、生命时报、科普中国、新华社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推荐
北大同学小说首作,登上《人民文学》
新京号
空难幸存者的恶梦,“登机时,就感觉那架飞机很凉”
新京号
被冒领的千万彩票,被改变的人生
时事
知名作家琼瑶去世:这趟“生命之旅”实在曲折、离奇而丰富
文化
新闻8点见丨寒潮来袭,选购羽绒服注意这些;北京初雪啥时候来?
时事
叶嘉莹: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丨逝者
文化
大戏看北京11月25日-12月1日文艺资讯丨唱响对党深情
娱乐
新闻8点见丨股市沸腾下的众生相;MBTI 不同人格如何玩转十一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
时事
研究外卖骑手七年:一位社会学者的亏欠与自我重建 | 专访孙萍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