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3.2万吨,满足各品类垃圾处理需求
新京报 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唐峥
2024-05-28 22:00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记者今日(28日)在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从去年6月20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后,全市各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关键小事”走深走实。截至今年4月,北京新增日处理能力6200吨,全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3.2万吨。

 

北京市城管委固废处处长李彦富介绍,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北京采取包装物减量、一次性用品禁限和计量收费制度等措施,源头减量效果显现,“在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的情况下,生活垃圾清运量为每日2.07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李彦富说。

 

截至今年4月,北京新增日处理能力6200吨,全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3.2万吨,满足各品类垃圾处理需求。按照“五有”“四好”标准,全市创建了示范小区(村)3227个,居民自主分类习惯逐步养成。

 

循环利用实现新突破。北京制定了国内首个《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建立健全可回收物交投点、中转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三级体系,满足可回收物收集、运输、处理需求。制定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广方案,倡导“一袋式”上门回收模式,激发居民参与分类热情,已在150个街道(乡镇)开展试点,各区确定24家企业承担辖区低值可回收物托底回收服务。

 

李彦富介绍,为聚焦居民习惯养成,北京修订完善了生活垃圾分类考评方案,建立“日检查、周调度、月考评、季分析”工作机制。强化校园宣传教育、开展专项执法,巩固提升分类成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垃圾分类问题同比下降38.6%。

 

在基层治理方面,北京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服务项目,志愿者参与数量和服务时长均大幅增加。对6000余名基层社区(村)书记和物业经理开展三轮次全覆盖培训,将政策直接传达到基层;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培训讲师制度,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把好的经验做法传播开来。

 

未来,北京还将在回收利用上下深功夫。支持家电家具销售企业推行“以旧换新”模式,提供废旧家电家具上门回收便民服务。加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推进力度。持续推动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动低值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顺义实现全区生活垃圾100%焚烧资源化利用
北京
可供20万户全年用电!焚烧三期工程项目并网发电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碳报第128期)
财经
食品饮料业回暖:拓展新赛道 满足新需求
消费
记者探访北京规模最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五千余吨
北京
新闻8点见丨房屋养老金五问五答;危险的弓箭:10米外洞穿不锈钢盆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