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人艺2024年“京”彩行动启动,将深入推动与首都高校交流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吴龙珍
2024-05-25 11:58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5月24日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一周年的日子,“‘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暨北京人艺“致敬与传承”大学生戏剧展演也在这一天正式拉开大幕,这也标志着北京人艺2024年“京”彩行动的全面启动。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暨北京人艺“致敬与传承”大学生戏剧展演海报。


本次展演活动落实“京”彩行动中的文艺行——“大团小团手拉手”项目,深耕校园戏剧,大团带小团,把优质的戏剧文化资源送入更多的大学,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剧场。在戏剧排演中,体验戏剧、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展演活动从策划、筹备、辅导到开幕,3个多月的时间里,十一所高校与人艺通力配合,为参与活动的高校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戏剧教育课,把美育教育落在了实处。


首都师范大学唳天剧社演出北京人艺经典剧目《窝头会馆》片段。


中国传媒大学排演的根据契诃夫经典作品《海鸥》改编的富有青春气息的剧目《海鸥,海鸥》,首都师范大学排演的北京人艺经典剧目《窝头会馆》片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演的经典剧目《黑色的石头》片段,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排演的原创剧目《我们的半半人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排演的全女班改编剧目《陪审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排演的诗剧《齐德拉》,外交学院排演的关于人与自然话题的原创剧目《五只狮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演的讲述“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先生的原创剧目《百年守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演的改编剧目《春闺梦·续》,清华大学排演的讽刺剧《五好家庭》这10部由高校学生主创、人艺专业团队辅导的戏剧作品,从5月24日起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和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轮流上演。


北京人艺党组副书记周彤代表北京人艺回顾了“‘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开展以来北京人艺的举措和活动情况。


北京人艺党组副书记周彤代表北京人艺回顾了“‘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开展以来北京人艺的举措和活动情况,并介绍了北京人艺2024年将继续推出的“戏剧的力量——北京人艺进高校”等“‘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的系列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代表参与“京”彩行动高校表示,“本次展演活动是在北京人艺指导下,带动在京高校青年学生献上首都戏剧文化大餐的一次全新尝试,为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开辟了新路径、积累了新经验。”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全体参演学生在发言中表示,这次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艺术的技巧,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用艺术去表达情感,用文化去塑造自我”,同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在新时代中多方探索、提升自我,用青春的声音致敬经典、传承文化,担起时代大任,讲好属于年轻人的、绽放的青春。”


活动现场还为11所高校代表颁发了参演荣誉纪念证书。之后中国传媒大学白杨剧团和首都师范大学唳天剧社分别演出了原创作品《海鸥,海鸥》和北京人艺经典剧目《窝头会馆》片段。


中国传媒大学白杨剧团演出了原创作品《海鸥,海鸥》。


接下来北京人艺将以“戏聚高校佳作有约”为主题,举办学生公益场,推进优秀剧目走进校园,以“大团小团手拉手”为主题,组织展览展示、人艺讲堂、艺术辅导、“非常有戏”戏剧沙龙等活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将通过为大学生排演戏剧、组织策划大学生高水平戏剧邀请展演、向高校开放公益品牌项目名额、深化非常有戏座谈会、举办短期大学生戏剧夏令营等更多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与结对共建学校深化合作模式,推进高校戏剧美育课程框架体系搭建。


活动现场还为11所高校代表颁发了参演荣誉纪念证书。


今年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推出的第二年,北京人艺将不断深入推动与首都高校的交流互动,推动艺术与高校深入融合,以“京”彩行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目标任务为指导,发挥专业优势,携手高校共创校园戏剧精品,通过把优秀文化资源送进校园、把高校学生请进剧场等方式,深度参与首都文化建设,扎根大学校园实际,让戏剧教育与更多的高校深度融合,在生动实践中双向赋能、教学相长、收获成果,为推动首都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我们的援藏答卷】雪域高原镌刻首善答卷——北京第十批援藏团队工作纪实
新京号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今日正式启动
北京
张国华调研雄安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入驻和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建设情况及安全生产工作
新京号
雪域高原育桃李——“组团式”教育团队援藏工作纪实
新京号
【援藏干部风采】北京援藏干部金星:就业援藏与民族交融拓路者
新京号
2025明文化论坛将于14日举办,设分论坛、文物专题展等
北京
2025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
新京号
跨越四千公里 京和两地高校学生以信为媒共鸣青春
新京号
北京援疆教师邬津:把时间掰碎了用,才能不负此行
新京号
涉及购车指标、购房贷款,北京提振消费24条来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