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发布
新京报 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2024-05-24 15:07

新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5月24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提出健康肠道菌群对外来扰动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与稳定性,肠道菌群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等5项共识。


共识1: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对宿主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肠道菌群以其错综复杂的方式与宿主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宿主胃肠道生理和消化功能,而且对人体血糖、血脂、免疫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作用。人体肠道菌群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不仅受到宿主基因型、年龄、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膳食结构、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影响。


共识2:特定菌种丰度及代谢物等可作为评价与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指标


高丰度的双歧杆菌被认为是婴儿肠道中“更健康”的指示性菌种。对于健康成年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被认为是调节肠道菌群的目标菌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以及肠道转运时间、排便频率、粪便形态等,也常被作为人体健康肠道菌群的重要衡量指标。


共识3:健康肠道菌群对外来扰动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与稳定性


健康人体的肠道菌群是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石物种对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肠道基石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可作为评估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人体健康状态下,肠道菌群受到外界扰动后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恢复能力,以此保障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性,从而维持宿主健康。


共识4:肠道菌群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人体肠道菌群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其丰度、组成与功能的显著变化,特别是有益菌群的大幅减少和病原微生物的增多,同时伴随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减少。外界环境的扰动和宿主生理因素的变化等,也可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弹性和恢复能力。肠道菌群的失衡与人体免疫和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及补充益生菌等是调节肠道菌群的主要途径。


共识5:健康肠道菌群的精准识别与调控需多种新技术的集成与突破


目前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粪便样品的分析结果。由于这些样本无法完全代表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或黏膜微生物,行业亟待突破肠道菌群样本采集技术,发展培养组学技术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集成等新技术。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Mom's Garden百草园以“0泻药”破局,百草园AKK益生菌首战斩获1400万
企业资讯
炎症久拖易得癌症,尤其是爱吃这4类食物!想要快速消炎,6种食物趁早吃!
新京号
每天一瓶酒,疾病绕道走?研究发现喝啤酒可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新京号
每天都做的这件事,做好了相当于每天一次小体检
新京号
菌群移植技术迭代:从医学创新到冻干粉剂FMT3.0时代
企业资讯
中国超五成老年人营养不良,医生说提醒,好好吃饭或比吃药更重要
新京号
多点“肠”识就能预防肠癌,看了这篇科普,你可能一辈子不得肠癌
新京号
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总觉得很累?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新京号
儿童长高新篇章丨乐米倍优海藻双钙后生元饮亮相CBME暨新品发布会圆满收官!
企业资讯
每天两块钱就能吃到"癌症克星",但很多人都吃错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