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广西去年渔业总产量居西部地区第一
新京报 编辑 唐峥
2024-05-23 22:00

新京报讯 据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从广西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推动渔业产量3年平均增速达3.1%,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2023年,广西渔业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八、西部地区第一。

 

202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76.99万吨,位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251.54亿元,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由2020年的50.7%提高到53.51%,全区海洋渔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3.7%。其中,设施渔业发展方面,累计建成陆基循环水养殖圆池2.13万个,规模排全国第一,桁架类大型养殖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标准箱4190口。近江牡蛎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金鲳鱼产量居全国第二,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三,水产品稳产保供水平不断提升。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广西加快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园等11个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西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区并投入使用,具备生鲜食品年均20万吨储藏加工能力,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大型冷链物流基地的空白。培育了20个水产类地理标志农产品(5.730, -0.14, -2.39%),打造了一批“三江稻田鲤鱼”“钦州大蚝”“防城港金鲳鱼”等“桂字号”品牌。2021年“广西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同时,广西渔业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建成自治区级水产种质资源场20家,活体分库15个,收集保存特色种质资源7.13万个活体。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水产良种场35家;成功培育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罗非鱼“壮罗1号”、熊本牡蛎“华海1号”3个国审新品种,以及一批广西特色土著鱼类新品系。

 

此外,在连农带农富农方面起的作用也很显著。2023年广西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99元,超过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3元。全区发展冬闲田养殖小龙虾面积约15万亩,小龙虾产量约3万吨,带动农户人均年收入约3万元,冬闲田变为增收田。柳州螺蛳粉产业创造超3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20多万农村人口人均增收近万元。

 

编辑 唐峥

相关推荐
全球八成水产品来自亚太,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于大连开幕
消费
“中国糖都”喊“渴”
时事
重庆高院院长:最高法已批准设立重庆国际商事法庭
时事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 | 新冠再“抬头”?中疾控最新回应来了
时事
春茶价格品质双轨并行,多元产品打通大众与高端市场
消费
19号线二期南延启动环评:新建车站6座,终点接近南六环
北京
县政府新闻办举行阜南县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白城市市长杨大勇: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吉林西部增长极
时事
福建,挺进“深蓝”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