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八达岭段砖石长城将全线贯通,延庆区打造“世界级长城大景区”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陶冉 编辑 刘梦婕
2024-05-19 20:07
截至目前,延庆区砖石长城抢险修缮率达88%,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00%。


初夏,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卧在连绵的青山上。和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外观不同,花家窑长城本体在修缮完成后仍保留了残状,“历史感”被保留下来。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回信,勉励乡亲们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这不仅是对石峡村的鼓励,也是对每一位“长城人”的鼓励。

 

近日,新京报记者前往八达岭长城、花家窑长城探访时了解到,今年,延庆区将以八达岭长城景区为核心,打造 5A级标准的世界级长城大景区。预计到2026年,随着一段段长城修缮完成,游客将能够畅游世界级长城大景区。


5月17日,八达岭长城,游客乘坐南线缆车登长城游览。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八达岭长城景区实现文物保护零死角

 

八达岭长城游客如织。王佳伟穿梭于人群中,为长城上每一块城砖“体检”。“哪一块城砖有松动、损伤,基本一眼就能发现。”王佳伟是一名“长城守护者”,2021年开始参与八达岭长城景区的秩序维护和文物保护。“能在长城上工作,是多骄傲的一件事儿啊。”王佳伟说道。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长城景区。每天清晨,王佳伟都会早早到岗,组织安排好当日执勤人员,然后一次次地展开巡逻巡视,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瑟瑟,从未间断。八达岭夜长城常态化开放以来,“白+黑”成了王佳伟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认真守护长城,让子孙后代都有机会看到长城的雄伟与壮观,是王佳伟的心愿。


据北京八达岭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介绍,景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将城上、城下区域划分为25个“微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所有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部化身“长城守护者”,对长城实施保护全覆盖。目前,依托景区摄像监控系统,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八达岭景区已经实现文物零死角保护。

 

张伟称,八达岭文旅集团创建了“红星卫士”党建品牌,每一位队员都是最优、最美、最亮的“长城守护者”。

 

八达岭南延线开放,打造“一个人的长城”


去年底,八达岭长城南线延长线开放。“南线延长线段在排除险情和病害后,保留了残状,采取小规模、预约制形式开放。”北京八达岭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艳伟介绍,八达岭南线延长线项目是一个高端定制化游览长城的项目,以“一个人的长城”为创意,在北十二楼至南七楼常态化开放基础上,将八达岭南七楼至南十六楼半共计1245米的区域进行修缮利用,消除长城险情病害、满足开放条件后,供预约游客开展户外徒步、探险穿越、长城研学等专项旅游项目。


“在这一段,我们安排了专门的讲解员,向游客讲述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为游客深入了解长城、探索长城文化提供便利,目前来看,深受大家欢迎。”翟艳伟说。


5月17日,八达岭长城南延段。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长城精神传承的重要承载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南口至八达岭一线的关沟地带是重要战场之一。抗日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抵御外敌、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八达岭长城所在的延庆地区更是形成了平北抗日根据地,持续开展抗日活动,这些都使得长城拥有了民族精神的强大象征意义。

 

除八达岭长城外,延庆区目前正式开放的长城景区还有水关长城、八达岭古长城和九眼楼长城。其中,水关长城古朴奇峻,九眼楼长城风景秀丽,都是万里长城中颇具代表性的段落。长城脚下,岔道城、永宁古城、柳沟城等长城城堡,以及石峡、香屯等长城村落,同样能让人寻觅到长城印记。


5月17日,游客在八达岭长城上拍照留念。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2025年八达岭段砖石长城将全线贯通

 

“延庆本身就是一座天然开放的长城博物馆。”站在花家窑长城上,延庆区文物局副局长刘满利脸上满是骄傲。

 

5月16日,延庆区文物局揭牌成立,成为全市首个单独设置的区文物局。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同日成立。这标志着延庆全面开启全区文物保护工作新局面。

 

刘满利称,延庆区长城资源丰富,拥有北京实有墙体长度最长、形制体系最丰富的长城段。 “延庆境内长城总长179.2公里,有砖石长城、石长城、土长城等多种类型,其中砖石长城总长度26.6公里,主要集中在八达岭段。”

 

花家窑长城虽然是八达岭段砖石长城中的一段,但其气质和周围景观却与八达岭长城不同,垛墙高低不一,马道、敌楼也保留着“野味”。


花家窑长城。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花家窑长城修缮完成已经十年。“我们在修缮过程中,采用最小干预的原则,主要对坍塌部位采取局部归砌、局部归安等,尽量保留其历史感。”刘满利说。

 

他介绍,抢险、修缮,是延庆区长城保护中的两个不同措施,对于长城来说,抢险是最优先的,遇有险情、随时抢险。而对于一些处于稳定状态、短时间内不会坍塌的长城,则通过修缮来进行保护。

 

截至目前,延庆区砖石长城抢险修缮率达88%,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00%。

 

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西侧,全长700余米的64至66号敌台及墙体修缮工程即将开工,计划于2025年完工。届时,这段长城将与八达岭长城景区、八达岭古长城景区、花家窑段长城等首尾相连,八达岭段砖石长城将实现全线贯通。

 

八达岭长城景区周边将建1万平方米停车场

 

今年是长城保护“大年”。记者了解到,今年起,延庆区将以八达岭长城为核心,整合周边水关长城、古长城、花家窑长城等资源,预计到2026年建成5A级标准的世界级长城大景区。届时,延庆区长城开放范围将达到全区长城总长度的10%,预计每年长城文化游览体验人群将突破1200万人次。

 

世界级长城大景区建设进展如何?刘满利透露,目前,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古长城、花家窑长城已经实现统一管理。随着一段段长城修缮完成,各个景区将实现串联,长城大景区将逐步开放。

 

长城大景区外,全新的交通体系正在搭建。据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党委书记李清华介绍,随着长城大景区的建设,以及镇域内长城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八达岭镇即将对镇域内的交通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我们计划在京礼高速大浮坨收费站出口附近,建设一个1万平方米的东曹营停车场,将小客车、大巴车和旅游专线进行分流,减少游客的交通耗时。同时,依托停车场建立旅游集散中心,植入商业配套设施,并为游客提供休憩空间。”

 

李清华透露,八达岭景区的黑龙潭、岔西停车场也将进行功能优化,带给游客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陶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上半年接待游客达千万人次,延庆区激活文旅三大“金名片”
北京
解锁盛夏避暑新玩法,延庆推出8条夏日清凉路线
北京
延庆石峡村长城文化红色教育基地推三条红色主题路线
北京
北京首个,延庆拿出400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
北京
无人机表演、空中瞰长城,端午节期间延庆推出百余项活动
北京
重点服务延庆及周边地区低空技术领域,两大平台启动
北京
端午邂逅六一,延庆野鸭湖、百里画廊等景区推特色文旅活动
北京
音乐节、亲子龙舟赛、彩虹跑,端午假期延庆推百项文旅活动
北京
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延庆开幕,长城沿线精彩活动贯穿全年
北京
科技赋能“三北”工程,无人机运苗打通“空中走廊”
北京
热门评论
ara洛
7天前
壮丽山河 巍峨长城
成本
7天前
那个小火车我都没坐过 要去要去
多大
7天前
穿越长城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