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当“中国诗”邂逅“中国酿”,古井贡酒传递文化魅力
新京报 记者 秦胜南 编辑 李严
2024-05-19 08:17

在中国,诗与酒源远流长,翻阅历代诗歌,众多佳作中都有酒香浸润。借酒抒情,以诗抒怀,涌现流传至今的经典。唐代诗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的是别离之酒;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写的是豪情之酒;宋代文豪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的是思亲之酒……


诗词与酒的相逢,增添了中国酒文化的厚重。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井贡酒,与一代代文人墨客,串联起华夏的“诗酒文脉”。如今,古井贡酒连续多年独家冠名《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诗为镜,展文学特色;以酒为媒,传文化魅力,在诗酒交融的氛围中,与观众一起领略“中国酿”的魅力。


古井贡酒连续多年独家冠名《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视频截图


诗酒里的悠久传承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中蕴含着丰富的酒元素。自2016年举办、收视总计超过30亿人次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界的一大盛典。古井贡酒连续多年独家冠名该栏目,让浪漫的“中国诗”与飘香的“中国酿”相逢相融。


今年3月开播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已画上句号。十期节目中,提炼“春天、多彩、勇毅、风味、先生、寒暑、山河、灯火、相逢、在路上”十大主题,上演一场跨越千年的情感共振。


古井贡酒让“中国诗”与“中国酿”相逢相融。 视频截图


第四期“风味”主题节目中,以味蕾唤醒诗意,带领观众共品中国风,同赏中国味。“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风味是春天的第一杯惊喜,也是人间烟火的温暖。风味也是古井贡酒的独特之处,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之美,被誉为“酒中牡丹”。


第五期节目聚焦主题“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代又一代先生,点亮了中华文化的火把,先生和学生完成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薪火传递。古井贡酒的一代代酿酒师傅,也以“先生”风骨和匠心匠艺传递酿造技艺,栽培桃李。


第八期和第九期节目以“灯火”“相逢”主题,掌一盏“灯火”,照亮人生;酌一壶美酒,话相逢之悦。中国白酒犹如另一种形态的“灯火”,参与并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绵延。在节目中,主要嘉宾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走进古井贡酒原产地,漫步在酒神广场,品味无极之水,参观无极酒窖,品尝古井贡酒,向观众呈现千年酒脉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走进古井贡酒原产地。 视频截图


坚守的“真善美”内核


《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对古井贡酒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进一步彰显古井贡酒的品牌价值和高度。


追溯历史,古井贡酒陪伴无数文人墨客走过一个又一个时代。早在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及酿造方法“九酝酒法”献给汉献帝刘协。而后,在古井人匠心传承与创新下,“九酝酒法”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酿造方法”。传自“九酝酒法”的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除了“九酝酒法”,古井贡酒“色香味”独树一帜,还源于“桃花春曲”的传统酿造技艺,以及明清窖池群等古井贡酒酿造遗址,这些都是历史留给古井贡酒酿造的瑰宝,也是诠释“中国酿、世界香”的密码。


古井人之所以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源于对“真善美”内核的追求,代表的是“品质求真、品行求善、品牌求美”。多年来,古井贡酒持续打造“三品工程”,构建“四梁八柱”品质表达体系,建立了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为古井贡酒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走出去的文化自信


当下,文化竞争力成为名酒企业塑品牌的重要抓手。古井贡酒不仅做好中华文化的守护,还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让文化生发古井香。


年是中华民俗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年酒充盈着人间烟火和温暖。古井贡酒通过开创性推出中国年酒——古井贡酒·年三十,以酒为载体,传递“过大年,喝古井,看春晚”年文化仪式感;同时,开展“点亮年三十”活动,传播中国年文化;连续进行“全球读亳”游戏,多次携手央视以及多家电视台春晚等,以文化之声让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此外,古井贡酒通过打造桃花春曲节、秋酿大典两大活动文化IP等,以多种载体让文化更加立体可感,在千年文化根基上注入更多活力与发展力,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传递共同情感和精神。


作为中国白酒品牌的代表,古井贡酒还通过“中国酒文化全球巡礼”,连续5次携手世博会,亮相上海合作组织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论坛,融入“一带一路”相关活动等,向世界阐释“古韵浓香”。


在业内人士看来,依托深厚名酒基因的古井贡酒,在对文化的不断转化、发展中,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品牌势能不断释放,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筑长久动能。


文/秦胜南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逛世博、喝古井、看非遗,古井贡酒向世界讲述“中国酿,世界香”
消费
7月12日地城镇荷花美食节开幕,精彩表演抢先看!
新京号
五粮液再度参与APEC全球推介会,相聚世界、共酿“和美”
消费
烟台,邀全国2025届高考生畅玩仙境海岸!
新京号
汇川:“清凉汇川·‘暑’你快乐”避暑攻略来了
新京号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有哪些精彩瞬间值得回顾?
文化
建发房产践行“待客之道” 将千年非遗融入现代人居
房产
每日一福 | 端午节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新京号
在“世界之家”读懂中国温度——记首都高校“最美后勤团队”勺园、中关新园公寓部
新京号
“天坛映像全球巡展·欧洲站”收官,中国电影收获多元共鸣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