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走进“无声”咖啡屋丨城市体验官
新京报 记者 陈璐 景如月 李欣侗 编辑 刘梦婕
2024-05-18 14:02
助残,不仅是提供物质关爱,更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打破偏见、充分尊重。


体验官手记:无声世界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发现

 

一群听障人士经营的咖啡屋,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是如何让这家店登上当地咖啡厅口味榜单第一名的?带着好奇,“体验官”走进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辛庄村的彩虹天使咖啡屋,并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店员。

 

李绍嬅是这间“无声”咖啡屋的创始人,七年前,因为参加女儿的志愿日活动,她接触到听障人士这一群体,于是决定开一家为他们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的咖啡屋。彩虹天使咖啡屋经历了多次搬迁,甚至还停办过一段时间,直到去年,新店才重新开业,可提供咖啡、手工西点等餐饮服务。

 

志愿店员是顾客和听障店员之间的桥梁,也是连接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通道。上岗前,李绍嬅带着我和店员们一一打招呼,店长赵磊磊教给我一些简单的手语,比如欢迎、问好、咖啡屋介绍等。学习手语时我才逐渐意识到,当有声表达被剥夺后,进行顺畅沟通是多么困难。

 

但这些对于咖啡屋里的听障店员来说,都不算什么。有时候甚至不需要我这个志愿店员在中间传递,他们也能和客人交流起来。点单服务、制作餐品、财务管理,甚至互联网运营……经营一间咖啡屋的必要环节,店长和店员们都能完成。

 

和店员们相处了一天,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张元月是店里的咖啡师兼海报设计,外号“元宝”,是个活泼开朗的“00后”女生;赵维个子高高的,贴标签时动作熟练、非常认真;烘焙师薛云峰是个隐藏的文艺青年,咖啡屋里许多蝴蝶元素的画都是他的作品……

 

虽然面对着一个无声的世界,但他们依然热爱生活。当然,这样的热爱并不是天然就有的,咖啡屋给了他们“破茧成蝶”的机会。

 

李绍嬅说,在开启这项志愿事业之后,她才更加了解听障群体的不易。“他们几乎都很自卑,也没有工作机会。彩虹天使咖啡屋就是想要为他们创造机会,不是依靠同情,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去生活。”

 

很开心能有机会走进这间咖啡屋,认识一群真诚细心、善良可爱的朋友。在他们那个无声的世界里,有着太多的美好,只是少有人去发现。或许,听障不只是对他们的考验,更是对世界的考验,当有声世界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时,何不选择去看见、去拥抱?

 

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其实助残,不仅是提供物质关爱,更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打破偏见、充分尊重,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新京报记者 陈璐 景如月 李欣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景如月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郑欣淼X单霁翔:唤醒故宫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的历史见证
文化
潘向黎:苏东坡是尘世间最接近神仙的人
文化
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文化
习近平的读书故事
时事
“江南百景图”:清代画师如何描摹世俗生活?
文化
在忌讳死亡的乡镇,卫生院尝试让临终老人“走”好
时事
一场迟到的生死课
时事
资讯
汽车
秋日好时节 去多伦多看“枫景”
健康
京城老字号:变革旧体制 不丢老味道
时事
热门评论
katherine
7天前
咖啡很好喝
sinosper
7天前
喜欢这家的老板
很好
7天前
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