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可免费参观,398件(组)珍贵展品讲述京津冀城市关系发展变迁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王远征 编辑 白爽
2024-05-18 13:11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5月18日,备受瞩目的“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隆重开幕。

 

“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是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体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功能的专题展览。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展览面积1780平方米,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档案和展品398件(组)。

 

展览内容丰富,围绕北京城市功能演变带来的城市群关系,分为三个单元:“古代京津冀‘首都圈’的形成”“近代京津冀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当代京津冀协同发展足迹”。通过这三个单元,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京津冀地区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以及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布局的发展过程。

 

展览在叙事上别出心裁,通过追溯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展开历史人文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特别强调了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对京津冀地区之间联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建立在城市关系史基础上的“城市群”内在联系。


观众参观“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此次展览的重点文物,包括距今200万年的石核、商代的绳纹敞口罐、战国时期的“郾(燕)王职”戈等,这些珍贵文物生动地展现了京津冀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展览还通过展示《热河全图》四条屏、《天津行宫图》等清代文物,再现了京畿地区特有的城市关系与城市功能。

 

此次展览得到了中央在京单位、京津冀地区和相关省市34家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举办此次展览,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也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将持续至今年年终,在此期间,观众可以前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免费参观。本次展览所在的“京津冀博物馆展厅”,将被打造成三地博物馆协同发展的永久性、常态化展览展示基地,通过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品牌。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远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9月15-21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颜真卿》展忠臣风骨
娱乐
小城看中国⑧ | 沧州河间:在细分赛道上定义中国精度
时事
《2025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大戏看北京7月14-20日文艺资讯丨昆曲《李清照》展才女人生
娱乐
开颅手术实证、再现取水场景,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今起开放
北京
我和我的学科 | 杨敏:社会学塑造了啥?毕业生的故事
文化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文化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觉醒年代》致敬先驱
娱乐
大戏看北京6月文艺资讯丨伦敦西区话剧“少年派”开启奇幻漂流
娱乐
大戏看北京5月19-25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天下第一楼》再登台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