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以“千万工程”理念振兴乡村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4-05-15 19:04
我们在不同的村庄,打造林下种养、稻米、生猪、蓝莓、花卉等主导产业,让“老稻米”重树“新品牌”、“金菊花”造就“金银谷”。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指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千万工程”是20年前起于浙江的做法,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是“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千万工程”理念的潮流,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贵州大山的麻江县,一群来自江苏的专家学者,用11年时间,一点点改变这里的乡村和田野。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为记者讲述了数百上千位师生,11年扎根山村的故事。

 

2023年11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中)在麻江县委书记唐光宏的陪同下参观定点帮扶十周年成果展。受访者供图

 

从“蹚水过河”到“精准绣花”,山村和师生都在蜕变

 

新京报:作为一所南京的高校,为何会选择麻江县这样一个西南山区的县城进行帮扶?

 

王春春:2013年,按照国家部署,南京农业大学开始定点帮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可以说,最初的帮扶工作,是国家和中央部委行动的一部分。但到了麻江以后,我们的师生发现,这不只是简单的、单方面的帮扶,而是一次双向奔赴。

 

对于麻江县来说,需要现代农业技术、需要现代农业产业去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而对我们的师生来说,也是真正让自己所学所思得到升华的机会。

 

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社会服务,南农的师生们,在帮助麻江拓展乡村振兴版图的同时,也反哺了自身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办学视野。

 

我们通过源源不断地把立德树人大课堂、专家科研试验田、干部历练主战场搬到了黔东南,从一线中、从产业中检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效,检验实验室数据到大田产量的距离。

 

新京报:11年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王春春:在我看来,11年在贵州麻江的帮扶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和田野,但到底怎么帮扶,还没有清晰的认知,而是一点点摸索。


到了精准扶贫阶段,我们对帮扶工作渐渐有了更好的理念和方法,将高校优势和乡村禀赋连接起来,聚焦党建、科技、教育等,在当地特色产业下功夫,我们创新实施了10个学院与10个村结对共建的模式。

 

随着脱贫攻坚的收官、乡村振兴的加快,我们的帮扶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不断巩固成果。比如我们在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的时候,就组建了菊花、蓝莓、锌硒米等10个产业技术专班,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为乡村的发展和振兴打造自己的人才、产业等内生动力。

 

从南京到贵州,“金”菊稻海打造新田园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11年帮扶,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王春春:在帮扶中,我们发现,当地本身有许多特色产业,比如富含锌硒的稻米、蓝莓、生猪肉等,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形态各异的产业,但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产业的支撑。因此,引入现代技术和优异品种,打造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是当地最需要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是根据这些本地特色和需求,进行精准帮扶。比如我们在不同的村庄,打造林下种养、稻米、生猪、蓝莓、花卉等主导产业,让“老稻米”重树“新品牌”、“金菊花”造就“金银谷”。

 

新京报:在帮扶中,你认为哪些经验是可以推广和复制的?

 

王春春:11年帮扶,我们经历了 从“大处写意”到“工笔刻画”的历程,探索出一条“党建兴村、产业强县”的精准帮扶之路,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村。这个过程,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体会和启发,比如首先要因地制宜,不能凭空创造产业,而是根据当地特点,提升自身具有的产业,这样的产业才会更有活力。再如以人为中心,始终将目标锁定在村民增收、百姓致富上。此外,还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11年来,我们先后派出了7个批次9名挂职干部,10个批次55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1个学院部600余名专家教授,南农专家田头问诊、干部挂职。

 

从学校到田野,让科技和人才去乡村

 

新京报:在贵州的帮扶,未来是否还会继续进行?有何计划?

 

王春春: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久久为功的事业,“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是未来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精神指引与力量源泉。南京农业大学在未来仍然会把深化定点帮扶作为高校乡村振兴、服务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读懂国家发展的全局,把粮食安全、生态问题、共同富裕这些“国之大者”和定点帮扶紧密结合,尝试在麻江大地上解决一批“种源”卡脖子难题,努力在脱贫基础上把“共富”的蛋糕做大。其次瞄准县域经济、关注农民增收,以科技助力产业增收,组织更多专家把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到农户、长在田里、走进产业,最大限度让农民可持续性受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新京报:在这场帮扶中,你认为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有怎样的收获?

 

王春春:过去11年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走进田野,驻扎乡村,把科研、人才培养放在农业农村的一线,让专家教授、青年人才长期驻扎在乡村之中,和农民一起,真正去解决农民眼前迫切的问题,在实践中做科研、在生产中培养人才,这就是我理解的“双向奔赴”。未来我们仍将坚持这一做法,继续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转移转化,面向重大技术需求,推进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协同推广示范。同时,进一步提升校外乡村振兴基地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品牌,在“千万工程”理念下,创新探索新时代高校在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路径方法。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公布
第一看点
代表委员议国是: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时事
南阳市15名干部到芜湖跟班学习,都学到了什么?
时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第一看点
周剑平任北京农学院院长
政事儿
中国农大设研究生专项 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农人”
乡村
新书记刚到任,青岛又补充1常委提名副市长
政事儿
4位“两优一先”走上中宣部发布台,传递榜样力量
时事
候补中央委员蔡松涛,当选信阳市长
政事儿
百名首都高校干部将挂职城市副中心 为通州发展献计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