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展示
北京市援疆
2024-05-14 13:15
进入北京市援疆阅读更多内容

编者按

 

2023年2月,142名北京教师不远万里,从现代化大都市来到了祖国西部边陲。他们分布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13所学校任教,形成了“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的“组团式”支援模式,构建了大中小幼及职业教育全覆盖的北京教育援疆体系。

 

入疆以来,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这片土地上孩子饥渴的心灵,用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点燃一盏盏信心的明灯,用勤劳和奉献为当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利长远,固根本,着眼未来,是他们所想;打基础,做实事,抓好当前,是他们所行。他们牢记初心使命,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通语教学、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学校内涵式发展等各方面,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贡献首都教育力量。

 

2024年春季学期结束时,他们将援疆期满返京工作,为总结展示他们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我们将推出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系列报道,陆续刊登援疆教师(团队)在莽莽瀚漠之域、巍巍昆仑之下,用心用情用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育人故事。

 

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系列报道之六: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蔡淑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援疆任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副校长。

 

援疆感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马前行,让生命焕发新活力。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刘洁,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援疆任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教科研主任。

 

援疆感言:不负韶华,西行奔赴南疆教育沃土;

 

不忘来时路,愿做提灯人;

 

用学术打造一门“行走的思政课”;

 

用真情开启一生“文化润疆”之旅!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孙璐璐,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援疆任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语文教师。

 

援疆感言:不负韶华援疆路,青春奋斗正当时。勇担使命育桃李,万里援疆墨玉情。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崔蔚,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学校教师,援疆任墨玉朝阳中学语文教师。

 

援疆感言:一段援疆路,一生爱疆情。景美人美风俗美,快乐援疆每一天。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韩俊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援疆任墨玉县北京市朝阳中学数学教师,墨玉县兼职教研员。

 

援疆感言:不忘初心,深耕墨玉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北京援疆精神。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王立娟,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小红门分校数学教师,援疆任墨玉县朝阳中学数学教师。

 

援疆感言:一次援疆行,一生昆仑情。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王银环,北京中学三分校年级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英语教师,援疆任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英语,墨玉县兼职教研员。

 

援疆感言:八千里路梦成真,情系南疆三尺讲台。大爱传承,发挥种子精神;立德树人,实现桃李满天下!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袁东林,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初中英语老师,援疆任墨玉北京朝阳中学初中英语教师。

 

援疆感言:为赋诗词满柱州,燃尽余晖焙金釉。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王漪琳,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音乐教师,援疆任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音乐教师,墨玉县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

 

援疆感言:遥遥援疆路,悠悠墨玉情。逐梦二十载,疆音天际来。师徒情谊重,感恩且开怀。携手创佳绩,只为百花开。

 

文化润疆   援教兴墨

 

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是一所由北京市朝阳区对口援疆的项目学校,由北京援疆资金投入2.17亿元建设而成,2019年9月投入使用。2023年2月,由北京市朝阳区教委选派的9名教师怀揣教育援疆理想,秉承“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切入点,组织开展 “文化润疆,浸润校园”系列工作,积极发挥援疆教师“种子”作用,为墨玉县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助力。

 

 

01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具体要求。9名援疆教师到学校后,提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校园处处有思政”的教育理念。

 

刘洁老师是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员,在本次援疆教师团队中担任学校教科研主任,她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精心设计了“京墨文化带”和“精彩文化路”,被学校师生亲切地称之为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一带一路”。校园“一带一路”成为了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成为了民族团结教育“跨学科整合,多学科联动”的立体教科书,成为学校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墨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自建成以来,受益师生5000余人,接待北京市、自治区、和田地区各级教育系统、统战系统参观50余次。

 

同时,9名援疆教师在学校全面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引导帮扶工作,通过示范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规范讲评课方式,创新教研形式,带领当地教师做基于南疆学生现状跨学科开展法治教育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本校乃至墨玉县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为充分发挥刘洁老师教研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墨玉县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援疆教师刘洁工作室”,以刘洁工作室为平台,聚合援疆教师资源,发挥援疆教师倍增作用,示范引领,促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

 

 

02

 

规范科研管理,促进教科研一体化发展

 

教科研能力是一个老师能力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教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开展教科研活动,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针对墨玉县教师教科研基础普遍较为薄弱的问题,墨玉北京朝阳中学援疆团队主动作为,积极发力,面向墨玉县、和田地区开展科研课题指导,规范科研管理和研究路径,从如何申报、如何开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由浅入深做系统培训和一对一指导,覆盖教师群体2000余人。在援疆教师的指导下,墨玉县开展课题申报,实现了自治区课题立项零的突破。2024年有4个课题被自治区立项,12个县级课题顺利结题,27个县级课题立项,12个校级课题立项。其中,北京援疆教师团队指导管理各级立项课题55个,援疆教师亲自指导、参与的课题有6个。在援疆教师的带领下,墨玉县教师的教科研开始走向规范之路。

 

 

03

 

送教活动传真情,携手共进促成长

 

为充分发挥援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京墨教研交流,促进墨玉县课堂教学改革,9名援疆教师积极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2023年送教活动走进了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中学和第五初级中学,通过开展讲座、送课、听课、评课等教育教学活动,使当地教师受益匪浅。许多老师与援疆教师建立起联系,成为了“一对一”的良师益友。全年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8次,全县4000余人次受益。援疆音乐教师王漪琳与墨玉县音乐教研员携手,组建了墨玉县教师合唱团。通过每次10至20分钟的柯达伊教学方法的培训、发声训练、作品排练,促进了墨玉县学校音乐课程的普及和发展,增强了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援疆教师孙璐璐积极参加和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情、教情诊断指导,先后赴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县、和田市等多所初中薄弱校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在了解到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墩加依村石榴籽学堂需要教师进行帮扶指导时,刘洁、袁东林、王银环、王立娟、王漪琳五位老师组成志愿服务团,为近百名乡村学生讲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润疆进乡村”为主题的辅导课程。

 

9名援疆教师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者“京墨一家,携手共促”的教育亲情理念,凝聚推进民族团结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04

 

深入课堂,狠抓毕业年级,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是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毕业年级工作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工作之一。9名援疆教师齐心协力,以抓毕业年级教学质量为带动,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2023年2月入疆后,学校将毕业班教学管理工作交给了北京援疆教师,为改进提升2023年毕业年级工作,援疆教师发挥“组团”力量。3月底,任教初三毕业班的3名援疆老师崔蔚、王立娟、王银环,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做了“携手助力,备战中考”“百日提分,技巧分享”“聚力共进,迎战中考”的主题教研活动,并针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援疆教师团队带队副校长蔡淑亮与援疆教师分工合作,走进课堂,走进教研组进行听课、评课,对教研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各项工作狠抓落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3届9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县总排名第二,内高班录取学生42名,占全县录取学生总数的40%。

 

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再次将毕业年级教学管理任务,交给了北京援疆教师团队。针对本届毕业年级新教师多这一特点,团队以“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为主题,走进教研组,参与教研活动26次;以“良好精神面貌是取胜中考的关键”为主题,走进年级走进师生宿舍办公室,了解学生学习、教师工作情况;以“课堂是教学质量生命线”为主题,走进班级听课,听、评、说课达130余节次,狠抓课堂实效,把毕业年级工作抓紧、抓牢、抓实。援疆教师积极组织参与“九年级复习课研究”主题活动, 4月9日,援疆数学老师韩俊芳受邀在扎瓦镇第一中学为全县毕业年级数学教师做了《稳抓基础,提升求新——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分享》的主题讲座, 活动效果明显。

 

 

05

 

文化润疆,促进学校内涵式特色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墨玉北京朝阳中学援疆教师团队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援疆教师团队与学校文化社团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在援疆教师助力下,成立了“京墨之星”文艺社团,社团师生多次参加地区、县级各类比赛,先后获得了墨玉县教育系统教职工红歌合唱比赛二等奖,学生红歌合唱比赛二等奖,墨玉县话剧比赛一等奖、自治区话剧比赛三等奖等多项奖项,文艺社团先后参加学校各项展示活动20余次。同时,在北京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学校还开设了民族舞、街舞、葫芦丝、合唱、围棋、科技、朗诵、陶笛、陶艺制作9个社团,援疆教师积极参与,多方协调,顺利完成2023年组团援疆项目社团建设工作。2023年11月24日,在学校多功能厅举行了“组团援疆,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社团发展”社团展示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的一直认可。通过校园文化社团建设,不仅开阔了学校师生视野,提高了师生自信心,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内涵式特色发展,将文化润疆工作落到实处。

 

 

06

 

师徒结对,促进教师成长,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一带一,师带徒,带起一名种子教师;一带多,做教研组指导教师,带起一个教研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点带面,做专题培训,带动整个学校。”援疆教师认真贯彻“科研兴校、队伍强校”的方针,从强化师德教育与课堂教学两个维度对学校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促进教师能力水平提高,为学校发展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师资力量。

 

9名援疆教师共与墨玉北京朝阳中学当地21名教师结为“师徒”,援疆教师通过推门听课、开放课堂、集体备课、指导教科研等多种形式对“徒弟”进行帮扶提高,分享教学经验,解疑答惑,发挥“种子”作用。2023年9月份,援疆老师连续十天听了26节教师基本功展示课,针对展示课出台了“基本功评价方案”,并进行了方案解读及集体评课。2023年10月援疆教师,又在学校组织了示范课、说课及课后反思活动,对参加地区、县各类展示活动的教师,给与备课、说课活动指导。2023年全年,9名援疆教师共听推门课570余节次,对当地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指导。

 

 

07

 

发挥援疆教师优势,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京墨两地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了解,不断增强两地学生“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援疆教师的协调支持下,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与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结成了手拉手学校,先后组织两校学生开展了介绍我的家乡“八千里路不遥远”“共读一本书”“两地两校共升旗”等一系列主题活动。2024年两校学生又以“龙的传人”为主题,开展剪纸、书法、绘画、见字如面书信往来、唱响《龙的传人》等活动。

 

同时,在了解到学校还有部分民族教师普通话不达标的情况,北京援疆教师团队从2023年9月19日起开始了帮扶行动,采取小班化教学方式,指导维吾尔族老师学习普通话,帮助学校近60名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得到老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赏和认可,增进了京和两地教师的民族感情。

 

 

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援疆教师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发挥自身价值,不断为墨玉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心血和汗水。在京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先后获得2023年度和田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第三届和田地区“京和科技月”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3墨玉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流动红旗,2024年墨玉县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校等荣誉称号。

 

·END·

 

来源:社会事业部、墨玉县工作队

 

责编:李江江  肖露

 

编审:琚小红

 

来源:北京市援疆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北京援疆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 助力墨玉县提升教育质量
新京号
北京援疆累积补助1.99万余人次 墨玉县大学生支教补助项目稳步实施
新京号
从“单向支援”到“双向赋能” 架起京疆学前教育合作新桥梁
新京号
北京援疆支持 墨玉县开展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展示评选活动
新京号
和田市第五中学开展北京援疆教师教育教学展示活动
新京号
北京教师组团援疆显效能 多点发力助教学提质
新京号
京疆领航传薪火 边疆深耕育繁花
新京号
北京援疆教师开展“送教下乡” 活动
新京号
和田县实验中学与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
新京号
北大青年高凌:播撒燕园种子,绽放高原之花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