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张进
2024-05-13 12:44
好的阅读,是对我们脑中司空见惯的常识的挑战。今年4月我们选出的16本好书,引领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的侧面。本篇为4月新书月榜之《康熙的红票》。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作者:孙立天,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2019年,在北京春季的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张康熙时期发去欧洲的谕令引起了历史学家们的关注。这份《康熙帝寄西洋众人谕》因呈朱红色,又被叫做“红票”,其中陈述了康熙曾在1706年和1708年派遣西方传教士至西方,却再未收到回音的事件。红票的存在,在清朝各类官修史书中都未被提及。近些年来,随着散落于世界各地的18张红票被发掘。这些小小的书信传递的历史信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大清的皇帝为何会派西方传教士作为“钦差”出访欧陆?传教士是如何取得康熙的信任的?这些问题见微知著,揭示了清帝国与西方之间许多复杂的联系。


历史学者孙立天通过极为细密的中西文献考证,对这些红票背后隐藏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读者们从中可以看到有关清朝政治的诸多不太熟悉的面向。比如,皇帝与传教士的关系可能比想象中更为密切。他们中有人能被允许出入内廷,在皇帝的身边与其交流。在重要的政治外交谈判中,传教士也常被委以重任。同时,传教士也帮皇帝与欧洲建立各种联系,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都曾阅读过康熙的传记。红票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诸如“文明冲突”等多个“约定俗成”的论调,展现了一段更具体和多样的中西交流史。


撰文/刘亚光

编辑/宫子 刘亚光 王菡

校对/翟永军

相关推荐
读书周 | 点击查看这些TVSer的独家书单!
新京号
趣味本草|避帝王讳而数易其名
新京号
被开辟为珍宝馆的宁寿宫是一处什么样的所在?丨京华物语
文化
明代转折:废团兴散,茶文化的“文艺复兴”
新京号
勺海遗韵,燕园风雅
新京号
陈忠平:用“社会网络”重绘海外华人的历史图谱
文化
明代转折:废团兴散,茶文化的“文艺复兴”
新京号
晚清风云人物曾国藩的最后二十年
文化
《康熙的红票》:重新理解清朝中西文化的对话|年度阅读推荐
文化
《康熙的红票》| 年度阅读推荐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