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绿化彩化行动将北京打造成浓荫繁花的画卷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2024-05-12 20:42
到2026年,北京将建成100条城市画廊、200公里彩化绿道……

立夏之后,北京环路、街巷的绿化带戴上了璀璨的“月季项链”。当叶子从青绿转为浓绿时,蓝、紫、粉色的绣球也将登场,为盛夏带来清新之感。

 

城市的绿化彩化,不仅是建设花园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市民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近年来,增彩延绿工程的实施为北京四季添加了几抹绚丽的色彩。今年,随着绿化彩化三年行动启动,北京的城市生态空间将更加色彩斑斓,呈现出“浓荫繁花、四季多彩、风景如画”的样貌。


5月9日,北京广渠门桥主路中间的绿化带里月季盛开,仿佛戴上了一条项链。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伴随月季,夏花种类更加丰富

 

刚刚过去的明媚春日里,北京繁花满城。北海公园的山桃映白塔、玉渊潭公园的浪漫樱花、亦庄的淡紫色泡桐大道、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海棠花溪”……不断档的“春花顶流”让市民沉浸在赏花的喜悦之中。此外,人们用重瓣芍药、洋桔梗等花卉装扮阳台,打造家庭版“迷你花园”。北京的秋色也让人印象深刻,金黄的银杏大道和层林尽染的山林,呈现了油画质感的景致。

 

“我们围绕春花、秋彩进行质量提升,同时重点增加夏天、冬天的色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说。以往,北京的夏季色调以绿为主,如今的市花月季遍布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橙黄、粉红的月季娇艳动人、花型圆润,与热烈的夏日格外适配。

 

1987年,月季、菊花当选为北京市花。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园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世伟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可使用的月季品种不多,大街小巷多用单瓣的丰花月季,叫“杏花村”,随着月季品种不断发展,如今“杏花村”已基本淘汰。近年来,市园科院组建的月季产业创新团队正不断培育月季新品种。“面向大尺度绿化,要培育抗病、低维护、重复开花性好的景观月季品种;面向家庭园艺和公共花园,则要培育在花香、花色、花型上有突破的月季新品种。”月季开花次数多,与短暂的春花相比,不同种类的月季可“接力”开放,花期贯穿整个夏季。


5月9日,北京街头巷尾,蔷薇、月季已花开满墙。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张博介绍,城市绿化中还将更多地应用木槿、委陵菜等夏日开花植物。作为北京的“土著”乡土地被植物,委陵菜节水,无需精细管理,它遍布绿地的黄色小花星星点点,让夏天的色彩更加明亮。

 

金色、灰蓝色点缀冬季园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京的冬季是“灰蒙蒙”的。“冬天开车往山里走,感觉山是灰褐色的。其实山里也有油松、侧柏,但由于北京冬季气候干燥和外来种源的问题,植物的针叶不绿,呈褐色。”张博说,冬天绿化同样包括延绿和增彩两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大常绿树种的应用,延长绿期。“北京常绿树种的比例仅有20%多,位于同纬度的国外一些城市,这一比例高达40%。”同时要挖掘白皮松、油松的优良乡土种源,更多使用这些抗性强、长势旺盛、叶色更加亮丽的树种。

 

初冬时节,涝峪薹草仍绿意盎然,这种从北京山区引种到城市绿地中的乡土地被植物适应性强,无需打药,仅靠雨水就能旺盛生长。“进入深冬,草尖会枯黄,叶片中下部仍然呈绿色。”市园科院正高级工程师王茂良说。

 

绿色之外,冬天的园林还点缀着灰蓝色、金色和红褐色。一些逛公园且热爱观察自然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在国家植物园、颐和园、北京动物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有一种类似松柏的树木,其针叶是少见的灰蓝色,颇具高级感。国家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欧阳芳群说,它们就是从北美引进、有“庭院蓝精灵”美誉的蓝云杉。蓝云杉有着典型的金字塔树型,其树龄长,针叶呈蓝、粉蓝、灰蓝等色彩,且四季常蓝,非常漂亮。


国家植物园的蓝云杉。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近些年,植物园探索尝试对蓝云杉进行育种。蓝云杉播种后长势缓慢,与热带的树木每年动辄长一两米不同,蓝云杉每年只长一根火柴棒的长度,苗期长,工作人员在夜里对其补充光照,延长光照时间,使它们长得更快。嫁接、扦插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特性,如筛选到针叶颜色特别蓝的植株可以进行嫁接或扦插繁殖。去年,植物园首次尝试大规模育种,一共繁育了8000株蓝云杉,将它们应用到了多个公园。


除了赏花赏叶植物,人们还可以从观枝植物中收获美感。在银装素裹的冬天,金枝国槐树叶落尽,但金灿灿的枝条毫无干枯萧条之感。血皮槭的树皮是棕红色的,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它不是北京的原生树种,但在北京的适应性较好,只是种子发芽率很低。”王茂良说,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树种,科研人员慢慢摸清了它的生长特性,发现它种在地里两年才能发芽,于是按照两年周期进行管护,突破了血皮槭的扩繁难题。如今,血皮槭在西山森林公园、莲花池公园等地长势不错。“今后,北京还将加大金枝国槐、血皮槭、金枝柳等植物的使用。”张博说。

 

枯枝落叶也在丰富冬日园林色彩上发挥了作用。草木凋零时,天安门广场和奥运景观大道换上冬季“彩衣”。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绿地中,吉祥如意花带的造型仍然保留,替代地栽花卉进行装饰的就是彩色有机覆盖物,它们由枯枝落叶粉碎、加工、染色制成,环保且美观,让冬日园林色彩不再单调。

 

秋天从赏红叶到观彩林

 

以往说到赏秋景,最负盛名的是香山红叶。

 

在香山,主要的秋叶变红树种是黄栌。黄栌的叶子呈卵圆形或倒卵形,正红、深红、橙红交织在一起,在山上呈现出层林尽染的景观。但黄栌容易发生枯萎病,浅山区、树龄长的黄栌抗病能力更差,染病的树叶片容易焦枯,秋季不能变为红色,严重降低了观赏价值。

 

为了让红叶更加耀眼夺目,市园科院的专家对北京地区的普通元宝枫进行多年调查、观测,人工选育了“丽红”元宝枫,并解决了规模化繁殖的问题。近年来,“丽红”元宝枫在香山公园、玉渊潭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东段等地应用,它们的颜色更正,是亮红色,红叶期更长、更稳定。在香山公园东门外、园内山下眼镜湖景区以及南北主干道上,游客都能看到它们的绰约风姿。


香山公园的“丽红”元宝枫。香山公园供图


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乡土乔木是杨、柳、榆、槐等树种。为更好地进行彩化,近年来增加了元宝枫、栓皮栎、蒙古栎等乡土树种的使用。如今,秋日美景色彩更加多元化,漫山的树叶红得像火、黄得似金、紫得如墨、绿得似玉,如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市民赏叶也不再扎堆香山,走出家门即可遇见浪漫秋色。

 

在绿地、林地中“到处转”筛选优质树

 

张博说,北京市在“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中,与科研院所合作,将实验室中乡土、长寿、抗性好的树种“转化”到地面上。这一示范工程,让一些通过技术解决繁育问题的树种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大面积应用。

 

如何找到一棵漂亮的树,并将其扩繁使用?王茂良说,科研人员的办法是在绿地、林地中大范围调查。

 

“筛选优质树通常就要去种植量多的区域,如去苗圃或者平原林中寻找,也包括四环、五环等绿化树种数量很多的道路。”他举例说,秋天栾树的树叶通常情况下会变黄,坐公交车时,如果眺望到一片栾树林中有一棵红色的树,科研人员就会记录下这个“显眼包”的大致位置,下车后带着仪器专门去寻找它。“树叶的叶色是红的,红到什么程度,每个人的描述不一样,我们使用色差仪,精准记录它的LAB值。”

 

第二年和第三年再观察时,如果这棵树的秋叶仍呈现红色,科研人员便会采集它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若其秋色叶还是红色,基本能证明其性状稳定,可以固定下来申请成为一个品种加以保护,再逐步进行大规模繁育和使用。

 

“如果今年红叶、明年黄叶,我们就需要换另外一个目标了。”王茂良说,有时候,科研人员去郊区山上转上一周,毫无发现,但长期坚持寻找总会有收获。目前团队正准备申请新品种权的一个红叶树种,最初就是通过“到处转”碰上的。这类树种突破常规的颜色,将给市民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未来市民走出家门即踏入花园

 

今年是北京建设森林环抱花园城市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启动绿化彩化三年行动,打造绿城、花城融合的花园城市。到2026年,北京将建成100条城市画廊、200公里彩化绿道、300座桥体绿化彩化,完成30万平方米沿街垂直彩化……

 

一连串的数字目标将和市民的实际感受密切相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处长刘明星说,100条“城市画廊”是城市绿化彩化的重点工程,包括东城区花市大街、石景山区五里坨东街等,营造风景如画的出行环境。

 

“‘城市画廊’是全新的概念。”他说,目前北京一些街巷的树木长势茂盛,形成了漂亮的绿廊,“绿量”够了,下一步将在“彩量”上发力。今年将在街道两侧的墙体、围栏栽植一些攀援植物和彩色花卉,如月季、凌霄等,形成彩色廊道。“老百姓从家里出来,就像在公园中游憩一样。”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副处长曹睿表示,三年行动将实施多项工程,增加居民的获得感。比如,“美边丽角”工程将在口袋公园、小微绿地中,增加彩化植物应用,推进街角花境建设;“市民花园”工程将结合市民愿景和功能需求,因地制宜配置彩化植物,打造可参与、可互动的市民花园。

 

部分工程还将彰显首都彩化景观特色。比如“两轴延彩”工程,在中轴线南北延长线范围内大型森林、湿地公园建设中,将提升山林、水域的冬夏色彩丰富度,彰显中轴线古都风韵。东西长安街延长线山水门户森林区域建设中,也将增强夏花、冬彩的占比,更好地彰显长安街时代风韵。

 

三环路月季复壮,四环路中央绿化隔离带景观提升,五环路桥区垂直界面增加新优地被花卉、攀援彩化植物品种使用占比,六环道路聚焦城市门户区域,建设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彩化风景林……“彩化”并非要引入奇花异草,北京乡土植物也能大放异彩。“三年行动将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严控大型、名贵彩化植物进城,防止和避免建设与管护成本过高。”曹睿说,北京将加强生态节约型自育品种和乡土地被研发,培育推广一批新优乡土彩化植物品种。

 

未来,钢筋混凝土筑造的灰色桥体上将爬满亮眼的攀援花卉,蔷薇等网红植物花墙将出现在大街小巷,即便在冬季里也能看到多彩的植物……繁花伴生活的花园城市将给北京市民带来更多缤纷的生活新场景。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花开北京赏花地图”发布,汇集214处赏花片区
北京
奥运中心区花园式片区今年开建,朝阳区一批绿道、公园即将亮相
北京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殷勇、夏林茂、雷军等代表答记者问
北京
大戏看北京元宵特刊丨国家大剧院歌剧《茶花女》演绎爱情经典
娱乐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央媒聚焦!在雄安,“读”未来
新京号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189****6777
7天前
👍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