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应急管理部答新京报:已基本建成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新京报 记者 姜慧梓 编辑 白爽
2024-05-08 12:48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5月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表示,我国已基本建成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其中,国家级综合库已经存储超过17亿条各类风险数据。

 

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普查的时间基线是2020年12月31日。去年2月15日,本次普查调查成果发布。今天,国新办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介绍本次普查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情况、成果及应用情况。

 

此次普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数据库都包括哪些内容?对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何作用?

 

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介绍,目前数据库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数据库由1个国家级综合库、10个国家级行业库和31个省级数据库构成,基本做到了“技术标准统一、分类分级管理、纵向横向联通、共建共享共用”。

 

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涵盖了23种致灾因子数据、27种承灾体数据以及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成果数据等。一些地方和行业结合工作实际,扩充了包括实况气象信息、水文信息、地震信息等在内的常态化业务数据。其中,国家级综合库已经存储超过17亿条各类风险数据。

 

数据应用以“服务业务”为导向。“比如,一旦发生重大地震,我们可以立即调取震区相关数据”,“快速形成报告,支持抢险救援决策”,吕红频介绍,这些数据包括人口密度、房屋建筑结构、水库、化工厂、矿山、医院、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当地和周边救援力量、救灾物资储备、交通设施等。

 

此外,数据还将被加工处理形成多样化产品,按一定渠道提供给科研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使用。

 

吕红频表示,下一步,将根据情况变化,开展常态化数据更新,强化数据共享应用。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做好数据挖掘,形成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产品。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姜慧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占世界七成以上,未来将围绕多个领域持续攻关
北京
新闻8点见丨中方公布伊以撤侨进展;央行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
时事
汇总丨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时事
一周碳要闻:新能源央企加速奔赴资本市场(碳报第154期)
财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新京号
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相关政策文件答记者问
第一看点
一周碳要闻: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碳报第147期)
财经
营养鸡蛋也有套路?“虫草蛋”实指鸡饲料有虫又有草
消费
碳讨|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逆袭背后的博弈
财经
提升居住品质、拉动投资消费,“城市更新”升级提速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