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长五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人类将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2024-05-03 18:50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5月3日17时27分,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获悉,由于地月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一旦在发射窗口内不能实施发射,嫦娥六号奔月就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10条奔月轨道,提高发射概率和发射可靠性。


据火箭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长五火箭的第8次发射,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第12次任务,也是长五火箭继2020年11月24日护送嫦娥五号探测器奔月后,时隔3年再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


长征五号火箭芯级直径为5米,是我国现役火箭中尺寸最大的,其助推直径为3.35米。而现役高轨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中的长三乙火箭的一、二子级直径为3.35米。


此外,型号团队针对箭上关键单机开展了大量可靠性增长工作,火箭可靠性显著提升。同时,发射场流程持续优化,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天缩减到43天。


嫦娥六号探测器需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比嫦娥五号探测器还重了100公斤。设计人员对箭上产品进行了多项设计优化和工艺改进,成功帮助火箭“瘦身”,将长五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100公斤,满足了“乘客”要求。


记者了解到,嫦娥六号原本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在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将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据介绍,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每日一福 | 庆祝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新京号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总设计师透露“月球建房”
北京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
第一看点
纪录片《登月·进行时》开播,全方位揭秘嫦娥六号雨中“出征”
娱乐
国家航天局:今年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
时事
两会院士说|王赤:建议推进空间天气保障能力建设
时事
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事件”发布
时事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热门评论
故事细腻
7天前
祝嫦娥六号一切顺利,期待成功载月土回来
大声点
7天前
致敬中国航天,历史一刻!太牛了
醒醒WEE
7天前
月背采样说不定真能发现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咧,毕竟月背替代地球承受了相当多次的陨石撞击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