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关村论坛期间,“智慧中医”系列标准发布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岳清秀
2024-04-29 22:15

“智慧中医”系列标准和“鹰眼智慧中医大脑”发布。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4月29日,在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2024世界数字健康论坛上,“智慧中医”系列团体标准和“鹰眼智慧中医大脑”发布。


首批“智慧中医”系列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鹰眼智慧中医、清华长庚医院等二十余家单位联合发布,为智慧中医类产品的设计、研发、测试提供重要参考,也为推进我国中医现代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发布的“智慧中医”系列团体标准包括智能红外医用终端技术要求、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要求、红外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技术要求、健康管理平台技术要求、中医大数据平台技术要求、中医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等六项,助力形成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以标准建设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鹰眼智慧中医大脑”的数据库十分庞大,拥有200亿+医学数据,2200万+医疗和健康对话问诊数据,1100万+红外热成像、舌象、脉象、经络等检查数据,800万+中西医文献、医案、知识库数据。它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实现以多模态数据多诊合参、辨证论治可视化为主要技术特征的现代中医诊疗新模式。这一创新成果的诞生,打破传统中医传承发展困难的局面,为推动智慧中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鹰眼智慧中医大脑”具备多个核心功能,包括智慧问诊、辅助开方、外治指引、智医助理、智能慢病未病管理等。


“中医药学是具有科学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治未病、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以维护生命健康,防治疾病的共识疗效为命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此次发布的“智慧中医AI大脑”中的远红外成像技术、中医诊断可视化技术等,是对中医诊断的扩充,将其与中医的望闻问切关联起来,有利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利于辨证论治,提高对现代难治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智驭未来,绿动出行!中德(欧)共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
新京号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启用一年来 全球创新力量正在此汇聚
北京
活动预告 | 第三届北京大学“科技点亮生活”校园科技科普暨劳动月成果展示活动如约而至!
新京号
怀柔科学城首个AI大模型“玄黄”首发!
新京号
关注老年安全,《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员》系列团体标准发布
时事
聚焦民生与产业发展 北京开展“世界计量日”系列活动
新京号
226项最新研究成果亮相第七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
北京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明天开幕,主会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北京
设立十大展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
中关村论坛年会成为新技术新产品“首秀场”“试验场”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