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们生活在南京》《流浪地球2》分获科幻星球最佳文学、电影奖
新京报 记者 黄嘉龄 编辑 黄嘉龄
2024-04-29 16:02

新京报讯 4月28日,第二届科幻星球奖在北京颁奖。该奖是中国自主打造的首个国际性综合科幻奖项,由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刘慈欣等发起创立。过去一年广受关注的科幻题材作品均榜上有名。《流浪地球2》和《三体》分获最佳科幻电影和最佳科幻剧集奖,最佳科幻文学奖分别颁给了短篇小说《择城》,中篇小说《我们的火星人》和长篇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近年来,科幻题材广受关注,吸引了众多新生代创作力量,四川大学中国科幻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显示,在互联网这一天然具有“年轻化”标签的活动场域中,“95后”“00后”正快速涌入科幻网络文学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创作出一批兼具高质量和高人气的科幻作品。


科幻文学作品《深空之下》《我的治愈系游戏》《末日乐园》封面。


在此次获奖作品中,《我们生活在南京》就是95后网文作家“天瑞说符”的作品,连载于起点读书App,讲述了一个生活在2019年南京市的高三男生,通过无线电台偶然联系上了一个生活在2040年同一地理位置的女生,二人共同面对危机的故事,该书连载以来就长期在起点读书畅销榜位居第一。另一部人气科幻作品《从姑获鸟开始》,作者“活儿该”也是95后。


质量出众也让越来越多网文作品获得了主流科幻文学奖的认可,《我们生活在南京》先后获得银河奖和星云奖两项中国科幻文学大奖,硬核科幻《深空之下》和悬疑科幻《我的治愈系游戏》也曾分别获得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和最佳原创图书奖。科幻赛道也吸引了一些成名作者的尝试,去年凭借《道诡异仙》火爆全网的狐尾的笔,最新连载作品《故障乌托邦》就是科幻题材。


科幻片《我们生活在南京》概念海报。


文学创作的蓬勃生长,也为科幻的题材创新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四川科协发布的“2023科幻文学IP改编价值潜力榜”显示,跨类型创作已经成为科幻赛道的新趋势,“科幻+悬疑”“科幻+成长”两类尤为突出,“科幻+冒险”“科幻+情感”紧邻其后。2024年初开始连载就登上新书榜冠军的《天才俱乐部》,就讲述了每天都会做同一个梦并在同一个时间点醒来的男主,如何发掘出时空与文明的秘密,踏上拯救世界之路,结合了科幻和悬疑的元素。须尾俱全的《末日乐园》,不仅有科幻作品惯有的宏大世界观,还塑造了一个强大且温柔的女性形象,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3年度)网络小说榜。


跨类型创作,不仅给科幻题材带来更多新鲜元素,也给后续改编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影视工业的发展,《三体》和《流浪地球》等作品的成功,都在加速科幻作品的影视化。日前,《刺杀小说家》《绣春刀》的导演路阳就在社交媒体宣布,将执导《我们生活在南京》小说同名科幻电影。科幻创作的繁荣和科幻作品影视化的成功,预示着中国科幻产业将带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陈荻雁

相关推荐
在未来之城,感受未来影像魅力
新京号
风起盐城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7月14-20日文艺资讯丨昆曲《李清照》展才女人生
娱乐
公元2114年还会有图书馆吗?
文化
从《三体》漫画看科幻文学的改编史
文化
钱理群:关于自己最后人生的两个设想
文化
北大金鸡电影展,送票啦!
新京号
《光明日报》重磅报道北京怀柔建设国际影视高地的创新密码→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以会促产以会兴业,文化科技融合共舞,五年实践石景山走出科幻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