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四年三“嫦娥” 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预计2035年前建成
新华社 原作者 胡喆、侯文坤
2024-04-25 11:34

据新华社武汉4月25日电 未来四年,我国计划发射三个“嫦娥”月球探测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按照两个阶段分步实施,计划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


4月24日下午,在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于武汉主办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披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有关情况。


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按照两个阶段分步实施,计划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开展常态化科学实验活动和一定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2045年前建成拓展型,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建成功能完善、相当规模、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开展月基综合性科学研究和深度资源开发利用,为载人登陆火星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研究。


吴伟仁表示,作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阶段的重要任务,嫦娥六号将于近期实施发射,执行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察;嫦娥八号将于2028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试验。


据介绍,国际月球科研站由月面段、月轨段和地面段构成,由能源动力系统、指挥信息系统和月面运输系统等基础设施组成,具备能源供应、中枢控制、通信导航、地月往返、月面科研等功能,可长期持续开展科学探测、资源开发、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科学和技术活动。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发起,联合多国共同研制建设,在月球表面与月球轨道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扩展、可维护的综合科学实验设施。未来,我国将打造“五五五工程”,欢迎五十个国家、五百家国际科研机构和五千名海外科研人员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共同建设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这一大科学工程,共同管理科研站设施,共享科研成果。


编辑 毛天宇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
汇总丨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十四五”成绩单来了;夏夜抓“季鸟猴”违规吗?
时事
一周碳要闻:钠电池寻路(碳报第148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
第一看点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第一看点
一周碳要闻:人工智能有望突破高排放瓶颈(碳报第133期)
财经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左右,北京是怎样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