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科学家首次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2024-04-23 19:19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历时30年,我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从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记者近日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该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次破解了大豆抗锈基因匮乏的世界性难题。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据介绍,大豆锈病是大豆最主要的病害,其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克隆大豆锈病基因是解决大豆锈病的有效途径。为此,油料所科研人员针对这一重大产业发展瓶颈,持续多年开展攻关,从13000多份大豆资源材料中筛选到对锈菌免疫的种质,通过制定最严格的抗锈鉴定分级方法、构建超大规模群体精细定位、改良大豆遗传转化过程,终于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国际上首次从大豆中克隆出广谱持久抗大豆锈病基因,为大豆抗锈病育种提供了宝贵基因资源。

 

南美洲是世界主要的大豆锈病发病区域之一,大豆种植面积超过10亿亩,每年锈病防治费用超20亿美元。目前,我国大豆进口约60%来自南美洲,挖掘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大豆锈病基因,能够为南美大豆植入“中国芯”,牢牢把握知识产权主动权。

 

研究得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逝世,曾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
第一看点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OpenAI创始人有孩子了,传说还是“男男生子”?
新京号
被滥用的类固醇:肌肉崇拜下的身体赌局
时事
中国农科院发布2024年十项中国农业科学重大成果
时事
超100万人观看!北大科学家抖音直播
新京号
专访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赵久然:62岁仍在培育“好吃的玉米”
北京
当人类遇见小麦 科学家揭秘小麦协同进化机制
时事
8300万患者仅7人痊愈,治愈艾滋病为何难以复制?
新京号
南繁基地中,来了一群用大数据“育种”的年轻人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