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消金公司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或将推动行业出现更多股权重组
新京报 记者 黄鑫宇 编辑 陈莉
2024-04-18 20:1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自从2010年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下称“消金公司”)成立以来,这类唯一专营我们日常消费金融业务(除房贷和车贷外)的持牌机构,至今发展已有14年历史。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即“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显示,自4月18日起,由其制定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下称“新规”)将正式施行。全球第三大评级机构惠誉评级认为,对于新规的出台,表明监管机构正在推动主要股东加大对旗下消金子公司的参与度和支持力度,“(在此趋势下)或将推动消金行业更多股权重组”。


行业“万亿”规模或已在2023年末实现,但业者分化显著


当前我国在营的持牌消金公司共有31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银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共同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消金行业资产规模总计8844.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46%。


2023年消金行业整体数据目前尚未正式披露。但市场研究机构已有预测,截至2023年末,这个发展十余年的行业,整体资产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关口。


基于宏观环境与消金行业特点,惠誉评级全资子公司惠誉博华今年3月初发布的研报曾预测,我国消金公司增资扩容效应将在2023年-2024年进一步释放,2023年末行业规模应已突破一万亿元(最新预测区间在1.1万亿元至1.2万亿元之间),增速区间为20%-30%。


当前正值31家持牌消金公司控股方2023年年度报告的“披露季”,虽然截至目前行业主体消金公司的2023年数据尚未全部“出炉”,但有业者的增速非常显著。


例如,宁波银行旗下的宁银消金总资产在2023年内“扩表”加剧。截至2023年末,宁银消金总资产456.7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60.72%;仅在2023年下半年这6个月的时间里,其资产规模就增长了约272.23亿元。


另一方面,2023年内也有出现资产规模与从业人员“双收缩”的消金业者。例如,光大银行旗下的阳光消金。


截至2023年末,阳光消金总资产为116.77亿元,同比下滑6.41%。除了自成立以来首次出现总资产“缩表”情况外,阳光消金在2023年内正式员工中业务类员工的数量也较2022年时减少4人。


新规过渡期内,消金行业或有更多股权重组


实际上,在我国持牌金融机构(特别是专营机构)中,消金公司是属于“制度先行”的情况。如果说4月18日正式施行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可以被称为行业“基本法”的话,那么消金行业这部行业“基本法”已经过三轮修订。


在2010年试点开闸之前,原银监会在2009年7月先行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四年后,即2013年11月,原银监会又发布了修订后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此后未有修订。但十年后,即2023年12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新规的征求意见稿,自2013年以来再度进行了规则修订。自此,消金公司的行业“基本法”也从以往的“试点管理办法”变为“管理办法”。


新规除了突出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等内容外,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记者与业者沟通获悉,行业更为关注的点体现在新规对消金公司主要股东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规定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并提高了主要股东在资产和营业收入方面的准入门槛。


例如,新规提出,若境内金融机构作为消金公司主要出资人的,需要满足“最近1个会计年度末总资产不低于5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等要求。


当前,消金公司主要出资人为各类型商业银行的比例较高。而从银行体系满足资产条件的情况看,中国银行业协会2023年8月2日曾推出一份“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在这100强的名单中,仅有53家银行总资产规模跨过5000亿元“关口”(榜单数据是截至2022年末的统计口径)。


从持股比例与营收数据来看,惠誉评级的报告显示,目前在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有14家公司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足50%,且部分现有主要股东的营业收入尚未达标。


惠誉评级预期,未来几年若干消金公司有望获得注资;同时亦认为,在新规的要求下或将推动消金行业未来出现更多股权重组情况。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黄鑫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上新”!兴银AIC获批 商业银行探索科技金融发展路迈新步
财经
七年后再牵手:杨磊拟以15亿成永安行实控人,哈啰或将借壳上市
科技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盘点2024|房地产十大事件:“拐点”显现,房企化债迎曙光
房产
“膏药大王”羚锐制药拟接盘银谷制药 业务协同性存疑
健康
六城市将开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试点,低空经济加速布局
汽车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市科学技术局专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