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市积极扩大“朋友圈”,外资表现活跃
新京报 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唐峥
2024-04-15 18:10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持续深化,外资表现活跃,多领域释放磁吸效应。


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与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出口总额相较于2020年均有所上升。其中,美国仍是北京市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北京市对美国进出口总额达470亿美元;澳大利亚紧随其后,北京市对其进出口总额达到290亿美元;德国是北京市第三大贸易伙伴,北京市对其进出口总额达到280亿美元。


另外,北京坚持“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合作共赢,进一步拓宽了“朋友圈”。据北京海关数据,2022年北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43.7%。同期,北京对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进出口额分别为9005.6亿元、3249.0亿元和275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3%、19.7%和10.0%;北京对俄罗斯进出口额为1896.9亿元,同比增长42.1%,贸易合作关系稳中有进。


同时,北京外资表现活跃,多领域释放磁吸效应。在“两区”建设的带动下,2022年北京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7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根据2023年北京市商务工作报告,2018~2022年北京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750亿美元。按照重点行业细分领域来看,2022年引资结构中前3位的行业依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9.8亿美元),占比为4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9.4亿美元),占比为22.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6.9亿美元),占比为21.2%。其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2022年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57.5%、97.5%和80.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相对缓慢,同比增长15.6%。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球重要城市,扩大国际合作对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至关重要。蓝皮书建议,北京市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协调,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拓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税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可预测的经营环境。提高国际活动举办水准,优化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内容,依托服贸会等对外开放平台增进世界各地企业交流,扩大活动国际影响力。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叶红梅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以中国智慧助力全球燃气行业发展
北京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北京之夜”活动举行,尹力致辞
北京
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中行北京分行持续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商讯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北京
成功签约!
新京号
北京市经信局刘维亮:建设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
科技
破除壁垒、整治乱象、靠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37条”发布
时事
报告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北京任务”
时事
北京市市长殷勇: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
北京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巴塞罗那分会场论坛成功举办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