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鸟是人类的亲密伙伴
黄莺啼叫,鹦鹉学舌
地球因它们更加生动鲜活
生态有它们才算完整有序
4月的第三周是「爱鸟周」
小石爱鸟科普来啦!
鼓励大家爱鸟护鸟
保护我们的鸟类朋友们
小型鸟类是野生动物应急救护中最常见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救护。
提供黑暗安静透气的环境-如纸壳箱
动物在看不见和听不到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容易保持安静。
而纸壳箱材质较软,即使动物受惊吓挣冲撞时也不会受伤。
提供一个站立支架
大多数鸟类是习惯站立于树枝上的,在平面上反而站立不稳。
有些鸟类尾羽较长,如果直接站立于地面,也容易损伤尾羽。
可以补水但不要喂食
不同鸟类食性不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会有变化。因此,在不了解动物种类的情况下不要贸然给动物喂食,但是可以喂水。
鸟类,尤其是小型鸟类,在受伤后或被人捕捉后会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脱水。
喂水时,可以用手指或干净的毛巾沾少许水滴在鸟儿的嘴角,让它自己吞咽。
最后,及时联系救护部门
北京市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
咨询救助电话:
010-68291780
(工作日9:00-17:30)
010-68291790
(夜间和节假日)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电话:010-89496118(救护)
微信:bwrrc2016
画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辨识要点:白眼圈,白眼纹
普通雨燕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辨识要点:全身深褐色,喙短阔而平扁,两翼极狭长呈镰刀状
煤山雀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俗称:背儿/贝儿、吇吇背儿
辨识要点:有羽冠,枕部中央白斑,颏部喉部大黑斑,两道翅斑
黄腹山雀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俗称:点儿、吇吇点儿
辨识要点:下体亮黄色,两道翅斑
小鹀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俗称:虎头
辨识要点:脸棕红色,个体小
燕雀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俗称:虎皮雀
辨识要点:棕色为主,胸、肩浅棕色,体小
黄雀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俗称:黄雀儿
辨识要点:雄鸟头顶和颏黑色,雌鸟头部无黑,黄色,胁下暗色纵纹
八哥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辨识要点: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翼,翅有白斑,嘴象牙白色
灰椋鸟
国家保护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辨识要点:脸颊白色,头黑色或深灰色
我们在放归动物时遵循3个原则: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时间
适合的季节
候鸟放归要选择该鸟种迁徒路过本地的季节放归
适合的时段
大多数鸟类都习惯于白天活动,因此放归时也应选择在白天放归
适合的天气
刚康复的动物体质还相对较弱,如果遇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则应等到晴朗无风的天气放归
正确的地点
适合的地域
选择动物的原生地放归,北京本地动物可以就地放归;外地物种,则应到原生地放归
如果外地物种本地放归,动物可能会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而死亡,也可能会变成入侵物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适合的生境
选择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放归
适合的环境容纳量
放归动物时要考虑到放归地对该种动物的容纳量。主要包括食物容纳量和领地容纳量,超过最大限就应该选择其他地区放归
因此我们在放归动物时同一类型的生境要有多个备选地点,不能每次都到同一地点放归
正确的方法
放归动物时可将动物放置于地面或打开笼箱,让动物自行离开。
放归鸟类时也一样,切不可将鸟类抛向天空。
经过长期康复饲养,再加上运输中的颠簸,鸟儿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顺利飞行,如果贸然把鸟儿抛向空中,鸟儿可能不能立即飞翔而掉落摔伤。
错误放归的危害
对动物的危害
如果放归错误,动物可能找不到食物
如动物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无法存活,或找不到同类种群而无法迁飞滞留在当地,以上情况都会导致动物二次伤害或死亡
对环境的危害
如果放归的外来物种在本地没有天敌则会变成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物种造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
对居民的危害
如果放归物种具有一定攻击性或危险性则会对当地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
切记,随意放生违法!
了解更多鸟类保护与救助知识
让我们一起爱鸟护鸟
一起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守护地球大家园吧!
来源:石景山区园林局
编辑:高丽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