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扫墓回来后,一家6口集体中毒!海南人注意!这事千万要警惕
新京号
2024-04-05 11:41
进入新京号阅读更多内容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

 

正是踏青春游好时机

 

俗语说“春食野,夏吃苦”

 

“上春山”热度慢慢褪去

 

新一轮的“打野”热悄然兴起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

 

都晒出挖野菜的分享图

 

↓↓↓

 

 

 

 

加之现在正处清明时节

 

不少人扫完墓后

 

也会随手采摘一些野菜回去

 

挖野菜是部分人

 

春季踏青打卡的其中一项

 

而误食有毒野菜的事件时有发生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

 

↓↓↓

 

2023年4月1日,四川省宜宾张女士(化名)一家6人回到老家扫墓,结束后在野外摘了一斤“血皮菜”拿去饭店加工,食用后没多久全家人陆续呕吐头晕。去到医院才发现,将只能外敷的“化儿草”误当成了“血皮菜”。

 

 

张女士介绍,在食用完野菜后10分钟左右,他们便开始头晕呕吐,“口感上就跟普通的蔬菜差不多,刚开始也没有想到是野菜有问题,是后来一家人都呕吐不止,我们赶紧去医院,才知道吃的是化儿草。”

 

 

当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化儿草”叶子边上有卷齿、比血皮菜更修长,咀嚼有苦涩味,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外敷但不能食用,吃多会产生头晕、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

 

 

 

若误食“化儿草”,应该尽快就医,若中毒情况严重,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再者要催吐和导泻,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进行人为催吐;进食超过2小时,精神较好的,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这可不是个例

 

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均有

 

误食野菜中毒的案例

 

↓↓↓

 

01

 

采摘污水口处野菜导致食物中毒

 

湖北省宜昌市,刘大叔发现江滩一污水口的草丛中生长了很多野藜蒿,便采了一大袋子带回家,午饭时清洗后凉拌吃光。

 

当日14时许,刘大叔开始腹痛、拉肚子,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家人忙将其送往医院。经检查,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病因与吃野菜有关。好在就医及时,对症治疗后,已无大碍。

 

02

 

误食剧毒“石龙芮”险致命

 

湖南长沙的赵先生带回家一把“野芹菜”,中午炒制后全家食用。由于赵先生妻子食用较多,饭后不久她出现恶心欲呕等状况被紧急送医。

 

后经当地疾控部门确认,赵先生一家食用的野菜名叫石龙芮,长得很像水芹菜,含剧毒。误食后,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会在10余小时内死亡。

 

 

 

△有毒的石龙芮叶片为掌状分裂,水芹菜叶片呈羽状分裂、枝茎更长;石龙芮开黄花,水芹菜则开白花。

 

03

 

多人误食有毒野花

 

2023年3~5月,云南有多名市民因误食有毒野花而被紧急送医。据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生介绍,在三四月份,医院收治的食物中毒的患者中,大白花中毒的占了首位。

 

“白花”又叫玉荷花,也叫山荷花,花中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有化痰、止咳、降血脂、血压等功能,常被采摘食用。而与玉荷花有双胞胎之相的白杜鹃,却是带有毒素的,白杜鹃也可以叫作大白花杜鹃,又名大白花、羊角菜、白花菜、白豆花。花和叶都有毒。

 

 

04

 

错把断肠草花当金银花煲汤

 

广东韶关一对夫妇,误把断肠草当金银花采回家煲汤,结果两人全身发黑,陷入深度昏迷,双双入了ICU。

 

断肠草,中药名:钩吻,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它全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服食过量会对人体产生极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花其形状与金银花近似,其根与五指毛桃相似,误食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近期也是野外蘑菇生长旺季。据了解,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其中,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

 

 

还有不少野菜加工不当或过量食用易中毒。比如蕨菜中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成分,特别是幼嫩部分含量更高,而原蕨苷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2B类致癌物,食用前需要用热水焯一下才能去除。如果直接食用,轻则导致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重则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眩晕、意识不清等。

 

鱼腥草具有抗炎、杀菌的功效,常做凉拌食用。但是过量食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鱼腥草还含有马兜铃内酰胺,长期大量食用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导致上尿路上皮癌。

 

没有丰富经验的人

 

千万不要以身试险

 

切记对不熟悉的野菜不采摘、不食用 

 

如果一不小心误食中毒了

 

该怎么办?

 

停止食用、催吐、就医

 

01

 

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

 

02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时进行催吐;

 

03

 

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

 

来源:东方网、第一现场、宁波日报、深圳卫健委、广州日报、成都市场监管等

 

责任编辑:杨玲

 

审核:梁其国

 

值班编委:卢海浪


来源:海口网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