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预防常见病,做好情绪管理,清明养生“身”“心”健康两手抓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岳清秀
2024-04-04 16:48

清明是踏青扫墓、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好处。


“心脑血管病、哮喘、皮肤病、感冒等疾病都是清明时节人们应重点预防的疾病。”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方玲指出,清明时节人们容易触景生情,尤其老年人扫墓时,极易产生负面情绪,沉醉于悲伤而不能自持,故清明时节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小高发期。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扫墓时不宜过度悲伤,建议亲人、朋友陪伴,避免发生意外。


清明正是繁花盛开,树木葱郁之季,更是花粉、昆虫引发过敏的高峰期,容易引起咽喉痒痒不适、咳嗽、胸闷、憋气等,甚至诱发哮喘发作。此外,花粉过敏也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性疾病。李方玲指出,清明处于春夏交替之时,冷暖空气交替相遇,气温变化大,要注意预防感冒。


除身体健康外,清明时节人们更应关注自己的内心,做好情志养生。


“人有七情六欲,每个人都有焦虑或抑郁情绪。”李方玲表示,情志养生有多种方法,清明寄托哀思,就包含情绪节制、感情宣泄、运动调节等方法。


●适度哭喊


哭泣是一种直接的疏泄方法。肝在液为泪,泪液的流淌排放,可以促进肝主疏泄的功能,调理气机,使肝气条达舒畅。现代研究表明,伤心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亮氨酸脑啡肤和催乳素,它们分别与人的紧张情绪和体内痛感的麻痹有关,这些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可缓和紧张情绪。


●倾诉调节


清明时节,人们可以向先人倾诉,使人们将心中的委屈、压抑、苦闷、焦虑等情绪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运动调节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动力,也是一种很好疏泄情绪的方法,适当的休闲和体育运动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焦虑、抑郁。生理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促进大脑分泌愉快素(内咖肽);汗水排泄不良情绪分泌的激素。人们可以选择清明踏青或球类活动。当然,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情绪调节


快乐是心理健康的不老丹,人们通过快乐训练,可以培养乐观情绪。精神乐观能够对抗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消极情绪,促进人体生理功能。尽管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可以在生活中通过锻炼、陶冶,逐渐培养成乐观性格,增进健康。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再添殊荣!国寿嘉园·天津乐境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企业资讯
从服务供给到创造美好生活,建发物业迭新“天天好”服务体系
商讯
北京发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让孩子动起来、笑起来、强起来
新京号
致敬榜样!让每个生命都闪闪发光(三)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鲁医健康说”东营卫生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 | 中小学生寒假健康提示
新京号
新年新知,北大的特色年货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