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荒野“村咖”上班记丨城市体验官
新京报 记者 陈璐 景如月 李欣侗 编辑 刘梦婕
2024-03-30 12:15
不论是走进这里的人,还是住在附近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体验官手记:被城市折叠的生活,在乡村咖啡馆里展开

 

有人偏爱城市的喧嚣,就有人钟情于乡野的恬静。咖啡馆,作为现代都市中随处可见的公共空间,正渐渐流行于乡村,吸引着无数城市人口进村消费。趁着春光明媚,“体验官”也去到北京郊区的一家网红“村咖”,当了一天临时店员。

 

这家咖啡馆位于房山区长流水村,去年开始营业,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周末的日平均客流量能达到400余人。长流水村是一个建成于明代的古村,实行整村搬迁之后,这里几乎无人居住,成为一个荒村。从北京市区驱车到这儿,需要近两个小时。

 

程立是咖啡馆的老板,他戴着墨镜,身穿土黄色背带裤,说话不紧不慢,初次见面就给我留下了很酷的印象。作为刚刚上岗的店员,我先熟悉了菜单上的饮品,然后跟着程立学习咖啡的做法,美式、拿铁、冷萃……这些都试过之后,他就放心地把柜台交给了我。

 

那天是工作日,但来这儿休闲的人也不少,他们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是老顾客,甚至和程立成了好朋友。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我也慢慢放松下来,没有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一边做着咖啡,一边和远道而来的客人聊天,向他们介绍周边的景色。

 

距离咖啡馆几百米的地方,住着一位奶奶,她是长流水村的最后一位村民。奶奶说,咖啡馆开张后,村子又重新热闹了起来,她也愿意到院里坐一坐,和人说说话。

 

程立的咖啡馆空间不大,员工往往身兼数职。目前,咖啡馆里有一名店员和两三名杂工,都是周边村庄的村民。其中一位戴师傅告诉我,在家门口上班很快乐,虽然琐碎的活不少,但是心情舒畅,比起外出打工,在这儿工作更方便。

 

给火炉添柴、擦拭桌椅、收拾垃圾……干完该干的活,我也为自己争取了一点休息时间。坐在摇椅上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这个咖啡馆的原生态之美,它基本保留了村庄老屋的样貌,只对室内做一些修缮和装饰,院子周围是大树和村屋,还有程立搭的几顶露营帐篷。

 

眼前是辽阔的山景,山桃花开得正盛,人们喝着咖啡,晒着太阳,感受自然带来的惬意和松弛。就像程立说的,乡村咖啡馆的重点并不在于喝咖啡,而在于放松身心、享受当下的风景,他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能被治愈。

 

作为人类社交互动的场域,“村咖”提供了一种怡然自得的氛围。在这里,不会有因为排长队而不耐烦的顾客,也不会有穿着紧绷西装敲键盘的上班族,不论是走进这里的人,还是住在附近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新京报记者 陈璐 景如月 李欣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文化中国行

相关推荐
汇川:“清凉汇川·‘暑’你快乐”避暑攻略来了
新京号
遵义,N种好声音,激活一座城!
新京号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福建推动优质文化下基层
新京号
文明城区北京行丨密云“文明三重奏”:交通畅、乡村美、日子红
北京
五一疯狂“拼好假”,是当代牛马最后的救命稻草
新京号
我和我的学科 | 杨敏:社会学塑造了啥?毕业生的故事
文化
被众多大咖点赞,遵义凭什么?
新京号
为什么长大以后,我们越来越不相信鬼故事?
文化
读懂莆田,从“全国最长最火最热元宵”开始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藏着哪些“民生红包”?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