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升级版本四月将亮相梅兰芳大剧院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吴龙珍
2024-03-23 13:35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3月22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制作、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密云区委宣传部支持的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排练现场迎来了探班活动,观众和媒体一同探秘剧目的修改打磨,升级版本将在4月2日亮相梅兰芳大剧院。


《密云十姐妹》海报,升级版本将亮相梅兰芳大剧院。


该剧以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为创作源头,以1958年参加密云水库建设的“十姐妹突击队”为代表人物,透过队长王秀兰的视角,回溯自密云水库建设之初到当下水库保护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横跨密云水库六十余年的历史变迁。


据了解,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1月10日至11日在长安大戏院成功首演后,得到专家和观众的充分认可;3月初到中旬,该剧进行了京郊五区的10场巡演,好评如潮。为了剧目的完美呈现,剧组全员集结,返回幕后精雕细琢,整装再出发。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探班活动现场,演员正在排练全新修改增加的一幕。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探班活动现场,20多人的大乐队在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小剧场里奏响,演员们在台上火热排练,没有舞美和服装的加持,河北梆子的嘹亮声腔和集体舞蹈的激情活力依旧感染了大家。全新修改增加的一幕排练结束后,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的主创和主演与观众围绕剧目进行了交流。


导演李杰介绍剧目创作背景与复排目标。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该剧导演李杰为大家介绍,60多年前建设密云水库时涌现的动人故事激发了主创的创作灵感,在一年多的孵化创作、走访调研、排练演出过程当中,整个剧组也将水库建设者不惧艰难、奋勇抗争的精神融入了作品的各个环节,真正汲取并传承了时代精神。李杰导演表示,此次复排将以“深耕细作、增香提色”为目标,在剧情、舞美、音乐、服装等方面精细打磨,如丰富音乐和唱腔、提升戏曲动作的精彩度、增加情感浓度等。希望将这个北京题材、北京故事中的人民力量、时代精神、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给大家。


85岁的唱腔设计李石条和78岁的音乐设计朱维英是业内的资深专家,不顾高龄,依旧在现场不断根据排练情况进行调整修改。李石条介绍,这次打磨不仅在唱腔上突出柔美的风格,以更加符合“十姐妹”的人物性格,而且增加新的唱段,突显剧情的矛盾冲突。朱维英介绍,音乐上,增加了节奏的变化,乐队编制也比传统戏拓展了三分之一,多声部旋律彰显现代戏的形象性。


undefined

团长、主演王洪玲分享创作感受。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主演王洪玲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我在剧中分别饰演了二十岁和五十多岁的主人公王秀兰,在不同的年龄和时代背景下反复切换,是个不小的挑战。饰演一个做出杰出贡献的楷模人物,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做了不少功课,查阅资料、实地采风、研究论证……”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塑造人物,《密云十姐妹》的主演王洪玲、杨秀琴、马曌近日去密云探望了原型人物“十姐妹突击队”队长王建华。老人已经80多岁,但讲起当年修建水库时的情景还是神采飞扬,讲述了许多当时的细节,演员们很受感动和启发,在这次复排时将把收获融入表演中,更加准确地演绎出先辈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


此次,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名角荟萃,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洪玲和王英会、国家一级演员杨秀琴和金民合携手一众青年演员,团内老中青三代倾情演绎,彰显了河北梆子剧种明朗刚劲的特点和剧团蓬勃传承的生命力。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5月文艺资讯丨五月演出精彩纷呈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文艺资讯丨舞剧《人间四月天》展现林徽因传奇
娱乐
大戏看北京10月28日-11月3日文艺资讯丨北舞展演季开启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红色娘子军》引领展演季
娱乐
园博园内日间演出免票开放,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9月27日启幕
北京
大戏看北京8月26日-9月1日文艺资讯丨《指环》之旅将启
娱乐
大戏看北京8月12-18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齐白石》展大师风采
娱乐
大戏看北京8月文艺资讯丨热血青春,致敬军魂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