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古埃及医学:魔法与现实的双重治愈
大美V视
2024-03-21 09:15
进入大美V视阅读更多内容

 

撰文、供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编译/春平

 

疾病原因与诊断方法

 

当代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时致力于找到疾病的发生机制,将之归因于病人生理病变所导致的特殊身心错乱。古埃及的医生也着手找到疾病的生理原因,但受限于对人体知识的理解,他们也同时将疾病归结于非生理因素——一种超自然的、外在的能量入侵,比如愤怒的神、魔鬼或者灵魂。

 

将两种解释病因的方法相结合的典型例子见于著名的《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这份文稿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一部外科医学论述,主要讲述如何应对战争中出现的外伤,描述了48个包括损伤、骨折、创伤、脱臼和肿瘤在内的案例,成书于公元前1600年的埃及。

 

 

《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

 

今天的医生也会发现,他们与古埃及医生所用的精确的诊断方法十分类似。在《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所记载的每个案例中都包括有系统的诊断书,每份诊断书中包括疾病的历史、身体检查过程、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些下诊断书和治病的步骤与现代医学院里所教授的几乎一模一样。

 

古埃及医生认为疾病的发生不仅来自于超自然的因素,也源自人体内一种叫做whdw的物质的不平衡,这也与古希腊人的体液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激素理论有几分近似。

 

 

荷努斯之眼护身符

 

根据早期的神话,

 

太阳的日常起落与荷努斯之眼神力的暂时衰退和复归同步。

 

这只具有神力的眼睛被视为具有康复和预防伤害的能力。

 

生育与生产:

 

应对生命之初的磨难

 

对于所有古埃及人来说,生命之初便是磨难的开始,尤其对于女性来说,生育是生命中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因为母婴的高死亡率,埃及人为此发展出了一整套实践和魔法来保证它们能顺利进行。

 

在医药纸草文献中,许多条目都反映了这种关注:它们描述了生育和怀孕测试、避孕措施、妇科疾病的治疗、与生产相关的疾病。现在,大部分反映这种关注的物件并不是从日常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而是发现于墓葬中,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死者在死后重生。其中包括鱼尾形状的燧石刀,这在前王朝时期经常用作割断婴儿脐带的工具。

 

 

燧石刀

 

 

魔杖

 

魔杖的一面装饰有保护性的神形象,

 

这些神扛着刀以驱散恶灵。

 

中王朝时期的葬礼中还常常包括新月形的被称为“魔杖”的物件。这种装饰有贝斯神和其他保护神形象的物件,是用来在生活中保护新生儿远离邪恶力量的伤害,在墓葬中也为死者的灵魂提供同样的保护。

 

被称为Ipi或Taweret的河马神是古埃及主要的保护神之一。它主要用来保护妇女,被认为有助于生产,通常以发簪和容器的形式出现。其实,河马在古代埃及尼罗河沿岸是对人最危险的生物之一,但也因此被认为具有抵御潜在恶势力的能力。

 

 

正在弹七弦琴的女人形罐子

 

这个罐子是用来装母乳的。

 

它可以日常使用,也被放在墓室中,以帮助死者再生。

 

 

用于祭祀的石碑上的河马女神和姆特女神

 

石碑的左边是河马女神,她是女性生殖力的象征。

 

石碑的右边是姆特女神,她是母性的象征,她的名字本身就是母亲的意思。

 

喂养是生育当中第二个重要主题。母亲的奶水被认为对新生儿极为有益,特殊造型的罐子被设计出来以承接多余的奶水。

 

哺乳被视为赋予生命的神圣行为,既体现在抽象的层面上(由丰饶女神伊希斯和太阳神荷努斯所象征),也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可以看到雕刻成人类喂养者的雕像)。

 

 

伊希斯和荷努斯雕像

 

伊希斯女神哺育儿子荷努斯是一个强大的再生象征。

 

 

喂养的杯子

 

这个杯子是设计来装牛奶喂给婴儿喝的。

 

杯子上装饰有良神和恶神,可以用来保护婴儿。

 

外伤:

 

古埃及人最常遭受的伤害

 

尼罗河哺育着古代埃及人,但也同时是危险丛生之地,给日常生活中的古埃及人带来了大量受伤的可能。而参加战争或是采石、从事大型建设工程的男人们,更是经常受伤或死亡。苍蝇和寄生虫从河水和灌溉渠中带来的疾病,一直成为古埃及人致盲、致残和死亡的原因。

 

埃及人的寿命十分短暂,很少有古埃及人能活过四十岁。即便是生活相对优渥、寿命更长的贵族,也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遭受牙病的折磨(因为面包中含有难以避免的沙砾)。

 

 

战争浮雕

 

战争中受伤成为古埃及人生命中最经常遭受的伤害之一。

 

古埃及人的初级手术主要属于一些外部的解剖学,换言之,主要是用于治疗外伤和伤口。这在《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中也有体现,《文稿》同时也是一部军事医学的教科书。埃及的外科医生会使用木头夹板来加固骨折,用亚麻缝合线来进行必要的伤口修复。

 

《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还介绍了伤口处理的几个步骤,注释了在每一个治疗步骤后所发生的变化。蜂蜜由于能使伤口干燥并具有治愈的作用,在药方中被多次提及,今天的治疗中也仍然可见这种具有渗透性和抗菌功能的药物。

 

并非来自木乃伊制作过程的

 

内科知识

 

我们今天对于古埃及医生如何获取人体内脏的知识并不十分清楚。虽然制作木乃伊的师傅会与医生们分享一些他们对人体的观察,但由于几乎所有表示人体内脏的象形文字都用动物符号而非人体内脏符号来代表,可以推测解剖学知识更多的是来源于兽医和屠宰。

 

 

药剂瓶

 

瓶子上的文本写道:

 

“红十字领地管理者和主治内科医生Harkhebi的特殊药膏。”

 

不过“内科医生”一词,在古埃及漫长的历史中已经出现,在一件来自第25朝的贴有“特殊药膏”标签的罐子上,注明这件罐子属于一位名叫Harkhebi的主治内科医生。

 

内科医生的形象由官方的尤尼雕像所代表,尤尼也是赛科迈特神的祭司;或者由无名祭司所雕刻的头像所代表,这一雕像与梅特涅石碑具有相同的魔法意义。伊姆霍特普神被视为埃及内科医生的“神圣赞助人”。

 

 

跪着的尤尼神雕像

 

雕像中,尤尼穿着长袍、戴着假发。

 

在他跪着的两腿之间,扶着一座俄赛里斯神的神龛。

 

用药与预防:

 

魔法与医疗实践同样有效

 

与今天的同行一样,古埃及医生也会按照药典给病人开出药方。古代的药方包括矿物质和草药(后期主要是草本植物),它们的疗效并不完全为人所知,但是作为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必须要让病人感到药方有用。

 

蜂蜜不仅甘甜而且具有药用价值,石榴汁则不仅美味还具有止血的作用;睡莲象征着太阳和年轻人,这种植物本身含有止痛的成分;埃及内科医师还可能获得过单宁,一种从罂粟花中提取的可用作镇静剂的物质。

 

 

鞋垫。它被穿在木乃伊的脚部,

 

意指死者能将恶势力踩在脚下,战胜之。

 

与今天不同的是,古埃及医生在治疗时采用的形式更为多样,既包括手术、药物,也包括以魔咒和祈祷形式所进行的超自然干预。即便是今天,病人在向医生寻医问药的同时,也会向他们自己的或能代表他们的神灵祷告,佩戴护身符。

 

有证据表明,埃及的神庙是治疗疾病的场所。在登得拉的哈托尔神庙附近,人们发掘出一座奇特的建筑,被认为是一座“疗园”,精神病人住在里面做“梦幻治疗”。这个建筑围绕一个走廊和中心地区修建,走廊里陈列着治疗雕像,雕像与下水系统相连。这样,流过雕像的圣水可以直接进入供病人洗澡的小屋。病人在小屋中,利用隔离、寂静、照明和可能的麻醉等治疗方法,进入沉睡状态。在睡眠中,伊希斯神出现,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上埃及地区康翁波神庙上的塞克麦特女神(左)。塞克麦特女神是狮头与女人身的结合,既是恶意的,也具有保护性。

 

给医治带来魔法的角色由女神塞克麦特所代表。与河马神一样,塞克麦特既是恶意的,也具有保护性,作为危险的瘟疫的来源,也是古代埃及沙漠中一种凶险的野生动物(她多以狮子头的形象来象征),却同时也被视为躲避这些威胁的保护神。受过魔法和实际医疗双重训练的内科医生,因此被视为塞克麦特神的祭司。

 

魔法在古代埃及具有神奇的传导能力。即便是平常的水,仅仅通过具有唤起性的象征性关联物就能获得防病和治病的能力。这样的主题反映在两件来自埃及法老末期的器物当中。一件是精致的饮酒盘子,来自前王朝时期,结合了象形字母“精神”(以一对环抱的手臂表示)和“生活”(以古埃及十字架表示),从中倒出的水也因此被赋予了类似的神奇能力。

 

 

带有A形字母和埃及古十字架的盘子

 

这件器具融合了两个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精神”与“生活”。

 

 

脚形碗

 

它的整个形状与埃及象形文字中表示“清洁”的文字很近似。

 

同样精致的梅特涅石碑,出现于前王朝时期的三千年后,上面写满具有魔法的文本和象征符号,埃及人认为水从这样的石碑流过时,就会吸收文字和符号中所具有的辟邪能力,可以预防被蛇或蝎子咬。同样的主题出现在一件木乃伊的脚部,描绘了两只蝎子被一双便鞋踩碎在脚下的形象,象征死者能在死后战胜恶势力。

 

疾病的预防也从日常生活的清洁做起。一个来自前王朝时期的带有人形双足的碗,是埃及艺术中诠释这一主题的较早例子。这样的碗不仅是一个用来承接水的容器,它的造型本身在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就代表了“清洁”之意。

 

 

魔法石

 

石碑中心下部几行象形字记录了13个魔法,

 

它们可以预防被有毒物咬伤,也可以治愈毒伤。

 

伤者可以让喝的水流过石碑上的魔法词从而具有神力。

 

埃及人无论男女,还喜欢用一根小棒沾上矿物硫化铅来涂描整个眼眶,就像今天爱美的人所画的眼影,这不仅具有宗教的意味,还具有医学的目的:这种黑色的矿物能降低埃及耀眼太阳光对眼睛的伤害,还能吓走苍蝇——它常常是导致眼疾和盲症的病源之一。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6.01月刊

 

公众号|大美V视

 


 

来源:大美V视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一起来了解万花筒似的非洲:神秘野性的大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