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学博物馆展出晚清士人眼中的“海外奇器”
3月20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的“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展览现场,嘉宾在观看约1800年的英国造大型格雷戈里反射式望远镜。
嘉宾在参观展览,中间陈列的是1870年左右的大真视镜,这是由光学仪器制造商、摄影师卡罗·庞蒂(1823-1893)针对旅游和艺术鉴赏市场发明制造的观片器。观众观看弯曲木框上的特制幻灯片,体验光学错觉,而利用反射光或透射光观看则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效果。
展出的清朝使团在国外拍的老照片和老式观片器。该展以晚清士人出洋记述为主线,通过科学博物馆馆藏的精品科学仪器、图像器物、工业化产品、复原场景等为公众重现出19世纪中叶极大改变思考维度与生活方式的西方科技世界。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右一)在为嘉宾介绍清朝外交官出使国外写的见闻。本次100余件展品涉及航海、动力机械、声像、医学、通讯、天文、光学、物理、博物学等多个学科,生产年代跨越17-20世纪初期。
约1805年英国制造的航海钟。这种机械钟在颠簸的航船上仍能保持极高的精度。水手只需通过测量当地时间,并与航海钟上的标准时间加以对比,便可获知当地的经度。
19世纪的手摇式缝纫机。
约1890年瑞典造的地月运行仪。该仪器通过机械联动而转动,其功能为演示地球绕日和月球绕地运动。
嘉宾在观看19世纪-20世纪初的各种显微镜和各式标本。
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
编辑 王子诚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