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根伪装成肿瘤的竹签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陈静
2024-03-19 15:51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历时两个小时手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鹏飞从患者体内取出了一根穿透胃壁进入肝脏的竹签。这根看似不起眼的3厘米长的小竹签,一度令患者被诊断为胃癌。

 

近日,一名在湖北被诊断为胃癌的患者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医。该患者在当地接受增强CT和PET-CT检查,提示胃部肿瘤性病变的可疑结果。清华长庚医院首诊医师解俊杰在查看患者资料时发现,影像学检查虽然给出了可疑诊断,但胃癌诊断“金标准”的胃镜检查并未支持这一结论,检查结果之间发生了冲突。为了获得补充证据,解俊杰为患者开具了胃充盈超声检查。

 

经反复检测后,超声科医师谭庆亭在患者的胃窦处发现了一个细细长长的异物。超声科主任张华斌现场会诊,患者才回想起自己发病的前一天曾用竹签吃过包子。

 

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主任张华斌讲解异物所在位置。清华长庚医院供图


超声检查发现这根竹签已经刺破了胃壁,扎入了肝脏。“胃镜没发现是因为这根竹签的位置很特殊,它穿出了黏膜层,位于黏膜下。”张华斌解释。而CT和PET/ CT作为临床判别肿瘤的重要手段,主要依靠对组织密度和代谢情况的识别来得出结果,对金属类异物很敏感,但对于竹制品这类与人体软组织密度相似的异物却很难辨别出来。

 

“这根小竹签无论是质地还是位置,对于医学检查来说都十分‘狡猾’。局部增厚的胃壁、肝脏的局灶低回声,以及周围的淋巴结,这些都是异物引起的炎性反应,容易判别为肿瘤倾向。”张华斌说。

 

虽排除了胃癌,在胸腹腔内高度游走的尖锐异物随时有进入其他脏器和刺破大动脉的风险,患者随后接受了外科手术。

 

“纤细的竹签已经扎入了肝脏5毫米,位置非常隐蔽。”在拨开胃壁、避开了胃小弯和肝脏的致密粘连后,主刀医师王鹏飞终于发现了这个让患者胃痛难忍的竹签。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手术采用了腹腔镜进行。

 

张华斌称,该案例反映出每一种检查都有其相应的局限性。当多个结果相互不支持时,医生需要采用其他的检查手段作为补充,多学科合作能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年年体检都查的这项指标,卫健委明确不推荐!这项检查,真心劝你别花冤枉钱
新京号
警惕!便血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癌症信号!这些检查一定要做!
新京号
别再不舍得开空调!Nature研究:温度调低,抑制多种癌症生长!还能燃脂减肥
新京号
细菌战后的“烂脚病人”,面目模糊的一生
时事
医路生花 | 银针连京墨 记北京援疆医生赵蕊
新京号
街头有人挑杆卖鳖,遇见这种“老套路”怎么办?举报!
北京
新京报&西凤酒2025年8月新书榜
文化
在网上得的病,是时候在网上医了?
新京号
不出京就能尝遍台湾美食!这个端午快来大兴逛逛吧
新京号
18次赔付近60万元!泰康在线以专业服务守护罕见病患儿抗癌之路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