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动物建筑师们的神奇造化
文明杂志
2024-03-19 10:30
进入文明杂志阅读更多内容

 

撰文/于尔根·陶茨(Jürgen Tautz)博士  

 

摄影/英格·安德(Ingo Arndt)  翻译/春平

 


 

从蜂鸟迷你巢穴的精致小巧,到珊瑚礁的宏伟坚固,动物的巢穴不仅花样繁多,而且用材与构造都十分独特。摄影师英格·安德通过摄影镜头带我们走遍世界各地,探访这些不为人所知的造物,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瑰丽。

 


 

筑巢行为:适应生存的选择

 

动物的巢穴具有非常神奇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独特结构。我们经常会对动物们所使用的筑巢材料及建筑方式感到惊异不已。很多巢穴的结构十分复杂而神秘,除非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建造者使用了何种材料建造出何种结构。

 

不管我们对动物巢穴的构造和材料如何痴迷,我们最终都想问一个问题:这些结构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伟大的遗传学家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现代综合进化论开创者,1900~1975)的说法也许最为恰当:“除非以进化为目的,任何的生物行为都没有意义。”这一说法正中要害,部分解释了动物建筑中那些迷人的所在。

 

 

遍及整个澳大利亚北部的罗盘白蚁冢,每个平均有3米高。蚁冢的矩形截面被精确地安排在南北方向上,早晚时,光线照在矩形平面的南北两面上,吸收热量,冢内温度升高;炎热中午,太阳只照在较窄的上部边缘,则不会吸收太多热量,以此保持恒温。

 

不同的自然环境使生物个体发展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来获得生存。那些适应较好的策略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并且可以传递给后代。而那些比较无用甚至会在极端情况下产生阻碍的策略便会逐渐消失,比如,孔雀美丽的尾巴和麋鹿巨大的鹿角,这些特征更多出现在雄性动物之上。

 

这可以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获得解释:雌性动物选择配偶时,其实是选择它们愿意遗传下去的基因特征。达尔文称之为“性选择”。雌性觉得哪些特征特别能吸引她,通常由很多因素决定,也很难轻易地给出解释,即便是对某个个体来说,也是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雌性通过选择它们的配偶极大地决定了进化的方向,并且以这种方式保证某些雄性特征和能力得以延续。动物的巢穴也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一个部分。

 

 

褐色园丁鸟没有美妙的歌声,也不会优雅的舞蹈,为了赢得心爱的雌鸟的喜爱,雄鸟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建造一个绚烂的巢穴。为此,雄鸟搜集所有色彩艳丽的物品,包括花蕾、果实、树叶,甚至是人类旅行时留下的垃圾。它把那里建造得如同天真的乐园。

 

筑 巢 的 目 的 性

 

当动物积极塑造自己周边环境或对环境进行部分改造时,发生了什么?这涉及一种活跃的和特殊的设计,而并不只是环境中发生的一个随意行为。

 

一只大象通过它自己的四足与土地的接触所传递的物理影响改变了脚下的土地。那么,这与一只海狸修筑水坝对自己所在的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何根本不同?一只大象的足迹在它的生活中并没有扮演什么角色(除了对于追逐它们的猎人来说),它只是厚皮类动物行为在环境中留下的痕迹;而一只海狸修筑水坝却有其目的性,水坝改变了修筑者自身的环境,使环境更适应其生存。

 

 

 

海狸将巢穴建在岸边,但是巢穴的入口却建在水下,这样便可以不受外敌的侵扰,也可以躲避严寒和酷暑。为了保持巢穴不被河水淹没,海狸会通过修建水坝来调整巢穴所在水域的水位和水平面。

 

不同动物器官的特征和功能会导致其效果、原因和目的的不同,问题在于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动物的建筑行为也会具有相同的问题。比如,筑巢的目的是什么,建筑建在何处适宜建筑者的生存,筑巢行为带来什么结果?筑巢的益处基于筑巢的功能,事实上,巢穴经常在同一时刻满足不同的目的。

 

巢穴为动物提供保护,隔绝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为动物的生活提供舒适的小环境。巢穴也具有交流的作用,使居住其间的动物聚集起来,或从外观上释放出建造者自己的信息。

 

 

澳大利亚灰色园丁鸟用木棍编织巢穴,再想方设法以各种装饰物和卵石来铺设地板,建造巢穴。

 

巢穴建造的地点尤为重要,巢穴一般很少移动,除非是蜗牛的壳、毛翅蝇管和某些种类的小蝴蝶的毛毛虫蛹。一般来讲动物的巢穴有非常固定的位置。有些动物完全是固着的或是固定在一些基础之上(比如管状毛毛虫和珊瑚)。

 

而另一些动物,如鸟儿则是自由移动的,当然这样的自由自有其代价,这些动物建设巢穴时也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它们必须发展出固着生物没有的建造技巧,特别是如何使巢穴具有指示性,让它们在复杂而广博的地域飞翔时仍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巢穴。因为鸟儿在历经遥远的飞翔之后,是通过一个巨大的标的物而非计算飞行远离的时间来回到家园。动物的这种造屋能力来自人无法想象的强大本能和异常出色的空间记忆能力。

 

 

 

澳大利亚织叶蚁用树叶来建造巢穴。筑巢时,成年蚁用钳子把叶片聚拢,然而再用它们体内分泌的黏液变成的丝线将叶片黏合。一个巢穴的制造需要花费大约24个小时。

 

有些巢穴的建立是动物个体所为,有的则是一群动物通力合作的结果。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来自动物自己的体内,也可以从外界获得,它们用脚、喙和嘴精心安排,在一些情况下,建造过程同时奇妙地兼具物理和化学作用,其精妙不亚于人类应用高科技的工业建筑。

 

很少有动物建筑师从它们的成果中单独受益,每一个巢穴都会有其他的使用者,不管它们是作为建造者一生当中的同伴的居所,或是在建造者离开巢穴很久之后有别的动物再次使用它。

 

 

澳大利亚三齿稃白蚁冢超过6米高,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动物巢穴结构之一。一个单独的蚁冢可容纳二三百万只白蚁。烟囱形状的巢穴,具有通风的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30摄氏度的恒温。

 

寄居蟹会搬进空的蜗牛壳,大量生物从海狸的水坝建筑中受益,而珊瑚礁更被人类用作建筑材料。可持续性的基本原理在动物建造中随处可见,这些巢穴可为很多世代所使用,对环境友好,甚至可以被生物降解。

 

面对这样的神奇造化,我们不禁要问,人类的房子能否也像动物建筑师建造的那样成功并留存久远?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5.07月刊

 

来源:文明杂志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动物建筑》:人类如何与动物共享这个星球?
文化
线下活动丨像BBC纪录片那样,走进真正的南部非洲!
新京号
不等了,像BBC纪录片那样去旅行!
新京号
畅享优惠!临泉文旅消费券来啦~ | 春游江淮
新京号
“买得起艺术周”来了,展现科技与艺术魅力
娱乐
凝视一只鸟,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弭丨爱鸟日
文化
“海底玫瑰”绽放!这美味“吃了就忘不掉”!
新京号
她是诗人,也是建筑师:林徽因与营造学社的川滇之旅
文化
高冷宅女“狲尚香”离世,兔狲人工繁育困境何解?
时事
浮游生物之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