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新研究显示:2050年全国灌溉用水预计最高将增加17.1%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2024-03-11 15:38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树东带领的生态水文遥感团队在灌溉用水估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遥感观测数据的全国尺度灌溉用水量估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揭示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灌溉用水的变化趋势和经济影响。


灌溉农业约占全球耕地面积的20%,贡献了40%以上的粮食产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面积的灌溉农田,占中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可以说,灌溉用水对作物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频繁的干旱和极端气温可能加剧其影响。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安全日益受到挑战的背景下,准确估算灌溉用水变化对于制定最优的水资源分配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有的灌溉用水估算方法,受到数据可用性和模型结构的约束,在全国尺度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适用性差。基于此,生态水文遥感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新模型,通过整合一系列高精度水文要素卫星遥感产品(降水、蒸散、土壤水分和雪水当量)、气象驱动因子、经济统计数据和数值模型模拟,在数据驱动框架下估算全国尺度的灌溉用水。

 

新模型在估算灌溉用水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通过11个农田站点的独立观测验证,模拟数据与实地观测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准确率达到90%以上。

 

该研究团队进一步考虑了一系列气候和社会经济情景,将建立的机器学习框架与四个先进的地球系统模型结合,提供了未来70年中国灌溉用水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成本。

 

研究团队发现,基于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未来70年,约60%省份的灌溉用水量都会增加,特别是西北和华北区域。对比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的数据,全国灌溉用水到2050年预计最高将增加17.1%,灌溉用水的增加带来每年新增成本最高达到39.1亿美元;到2100年预计最高将增加34.8%,每年新增成本最高达到65亿美元,研究结果凸显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迫切性。

 

该研究成果可以扩展到其他面临灌溉需求日益增长的国家,也可为农业用水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该研究成果以“应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目前和未来中国灌溉用水变化”为题,于2024年3月9日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全球变化旗舰期刊Earth’s Future(《未来地球》)上发表。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百万美国人,死于新冠
国际
4月销量下滑、交付周期延长,车企供需两端未来如何发力稳住?
汽车
光伏“平价元年”:上游大赚下游增收不增利,分布式布局谁是赢家
财经
这份世界经济形势报告发布,印度舆论为何又嗨了?| 新京智库
智库
广汽丰田iA5纯电优选 颜值、动力、舒适感全面升级
汽车
当前中国经济十问
第一看点
电动化时代,传统车企“大象转身”的豪赌与阵痛
汽车
《阿富汗文件》:万亿美元流向“深不见底的吸金黑洞”
文化
迎战奥密克戎,抗击疫情再攻坚
时事
持续关注丨俄国防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武装力量继续向前推进
第一看点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