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妇产医院“龙宝宝”开始增多,预计今年分娩量将回升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刘梦婕
2024-03-08 12:08

北京妇产医院今天(3月8日)举行妇女节义诊活动。记者了解到,由于龙年属相“助力”和疫情影响消退,今年该院分娩量逐步回升,预计全年能达到12000例左右。


产科分娩量有所增加

 

3月8日是第114个国际劳动妇女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开展“关爱女性、拥有健康”“三·八国际妇女节”义诊咨询活动。


不少夫妻在现场进行咨询。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丁新告诉记者,孕期病毒感染、服药等问题被问及最多。


3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开展妇女节义诊咨询活动。新京报记者 戴轩 摄


今年是龙年,生肖属相对生育有所助力。丁新介绍,从去年12月开始,产科分娩量明显回升。今年1月,分娩量达到了1000多例,建档量也有明显增加。


“疫情影响降低,加上属相因素,我们估计今年‘龙宝宝’会增多。”丁新说,去年该院年分娩量在10300例左右,平均下来月接产850多例,如果按照1月的势头,今年的接诊量预计将达到12000例左右。

 

据了解,该院在2016年分娩量达到峰值,约17000例,这也是二孩政策放开的一年。之后分娩量逐渐回落,近两年年分娩量均在10000例左右。


生育力保护技术成熟,有待政策放开

 

除产科外,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与诊疗、不孕不育筛查、生育力保护等相关科室也在现场出诊。

 

北京妇产医院院长阴赪宏告诉记者,不孕症是国际上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大概在18%左右,我国不孕症发病率在15%-18%。


由于生育高龄人群增加,加之生活节奏、环境等因素,不孕症的发病率也在增长。2023年,该院仅生殖医学科门诊量就比2022年上涨了1/5左右,未来或将继续上涨。


他告诉记者,针对不孕症,目前生殖医学科的一代到三代试管婴儿、内分泌科等相关技术都能发挥不错的治疗效果,医保政策也在加大支持力度。去年7月,北京将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一些进行多个周期的二代试管婴儿治疗患者,可能因此节约几万元费用。

 

不过,目前我国辅助生殖、生育力保护等技术仍仅针对不孕症患者。对于非不孕症,但想要通过冻卵进行生育力保护的年轻女性,还无法实现。

 

“这些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现在需要的是法律法规层面的放开,才能得以实现,这需要一个过程。当然,未来整个生育支持体系会越来越完善,这是大趋势。”阴赪宏说。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