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并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达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粮食产量超1.3万亿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过去的2023年,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取得了GDP增长5.2%的好成绩,2024年,经济要怎么拼?怎么干?
3月5日晚,新京报贝壳财经两会经济策直播中,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上、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首先,中国正在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有需求优势;其次,中国有全产业链的优势,还有产业集聚的特色,这是供给优势;第三,我国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这是人才素质优势;第四,我们的大国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制度优势。“我认为,中国成为21世纪上半叶最具有潜力的经济体没有问题。我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受访者供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准、真、实”
在直播间,余淼杰用“准、真、实”三个字形容自己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之所以说准,“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国际国内环境用了‘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认为这一判断既客观又准确。”
余淼杰称,“第二个字是真,今年不少省份设定的预期增速目标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预期目标要高,比如,辽宁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为5.5%,湖北则定为增长6%,但报告还是将目标定在5%左右,并不是说今年只增长5%,而是体现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
余淼杰进一步表示,第三个字是实,“要实现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从十个方面着手,包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扩大国内需求、深化改革等,出的招都非常实。”
今年我国有5.3%~5.4%的经济增长潜力
2023年,我国GDP实现5.2%的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对此,余淼杰认为,今年我国有5.3%~5.4%的经济增长潜力。
从需求面来看,余淼杰判断,今年外贸总额应该在42万亿元左右,比2023年稍多一些,外贸顺差依然能保持在6万亿元左右。去年,外贸量升价跌,今年正好相反,受红海事件等影响,我国对欧盟的产品供给将有所减少,但欧盟短期之内又很难找到替代的产品进口国,因此,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的情况下,价格将有所提升。从对美贸易来看,去年底至今,我国对美出口有所增加,总而言之,今年的外贸总额应该比去年略有提升。
从投资来看,余淼杰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同时,今年拉动投资的主要推手应该是央企或国企,毕竟在扩大有效投资层面提到了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从消费来说,余淼杰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特别好的一招。以旧换新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多增量需求,还能降低老百姓的换新费用,这方面主要靠民营企业拉动。
总的来看,余淼杰认为,今年我国有5.3%~5.4%的经济增长潜力。当然,最后能否实现,还要看各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各地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以新促质、以新提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余淼杰看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抓手,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的名言“生产率不是一切,但在长期中近乎一切”,可见生产率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平时提到的AI(人工智能)产业、元宇宙、生物制药、商用航空等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产品、新业态、新形式,关键在质优,以新促质、以新提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余淼杰进一步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一定要统筹好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先立后破,新的立起来,才能破旧的,避免出现经济结构的断层,换言之,大家不要一哄而上,而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选择适合发展的优势行业。此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也要避免脱实向虚,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余淼杰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是创新,只有提升研发强度,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2.64%,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基础研究的比重,去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6.65%,“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有望达到8%左右,还有提升空间。
以进促稳,发展是硬道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
在当下如何才能进一步稳预期?余淼杰表示,要稳预期,必须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只有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保障高水平的安全。
余淼杰进一步表示,我们还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但稳预期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做好国内统一大市场,只有实现统一大市场,才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充分挖掘我国内需潜力。此外,还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应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发展是硬道理,所以,稳定信心的前提是继续深化改革,继续对外开放,继续协调好供给侧改革和应对有效需求不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