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报告解读丨刘录祥:“1.3万亿”连续进报告,底线时刻不容放松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2024-03-05 19:53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为1.3万亿斤以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团团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年度粮食产量目标第四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也延续了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于粮食产能的约束性目标。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团团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受访者供图

 

2021年,我国第一次将1.3万亿斤以上的年度粮食产量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当年,正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与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是先后脚,2021年3月对外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粮食产能列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安全保障类别,规划纲要对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给出了明确的约束性目标:大于6.5亿吨,即1.3万亿斤以上。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这个数字,也成为了每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会明确提出的年度粮食产量具体目标。”在刘录祥看来,粮食安全是“压舱石”,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即便我国已经迎来“二十连丰”、年度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底线,也丝毫不能松懈。

 

“尤其是在当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多发重发,以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引起粮食价格波动,这意味着国内粮食安全稳定生产实际上也面临诸多压力。”刘录祥表示,粮食产量目标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意味着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政策优化保障,时刻不容放松,需要更积极的调动。

 

2021年严重秋汛造成小麦普遍晚播,弱苗占比历史罕见;2023年春季局部干旱、夏季黄淮罕见“烂场雨”和西北局部干旱,以及汛期华北、东北局部严重洪涝等多重困难和挑战,大灾之年能够夺取丰收实属不易。去年入冬以来,冬小麦已经经历了三次明显的降温过程。刘录祥细数这些年来自然环境变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他强调,迈上1.3万亿斤的台阶后,并非就能“高枕无忧”。事实上,我国粮食丰收增产,每年都会面临诸多考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落实各个生产环节的责任,才实现了“二十连丰”。

 

其中,科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刘录祥谈到,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这不只因为要应对气候变化少不了科技支撑,也是因为科技是我国大面积提高单产、粮食产能节节攀升的根本依靠。

 

最近几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已逐渐接近1.4万亿斤。202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十四五”已至关键之年,刘录祥表示,在我国未来向1.4万亿斤年度粮食产量迈进的过程里,政策的优化保障,科技的创新护航,还将发挥关键作用。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全方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丨再提保粮食 为何是1.3万亿斤?
乡村
教育部部长:小学作业不出校门,初中作业不超纲,高中作业不越界
教育
调查报告:经济学者眼中的2012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