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报告解读|“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哪些领域和产业?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2024-03-05 17:03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哪些领域和产业?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趋势正加速形成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认为,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

 

“当前,人工智能已在精细化生产、工艺过程优化、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维护与监测、研发生产决策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他说,伴随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将全面赋能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环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同时,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更新,并带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可以推进跨部门、跨区域的城市治理流程再造,能够进一步打破信息和要素流动壁垒,通过“城市大脑”辅助开展城市宏观治理决策,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交通、物流、政务服务等城市治理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正不断深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正加速形成,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也将随之不断提升。

 

“人工智能还能赋能绿色发展。”关成华表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关键是要统筹好“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关系,将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度融合,在生态监测、管理、服务、资源配置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发展,推动二者互促共融、协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有助于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等,进而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环境领域一体化协同治理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等将成为“人工智能+”的重点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贾品荣也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发展,专用场景模型成为重点。从应用领域分析,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金融、互联网和零售等行业都展现出了不同层次的应用潜力。其中,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和运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2024年,智慧城市的运营价值将更加突出,同时加速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加强数据治理和分类汇聚,推动城市大数据场景的匹配,以及有序地推动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将成为‘人工智能+’的重点。”

 

同时,人工智能正赋能医药健康、智能装备和节能环保等多行业新产品落地。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在GPU异构适配领域持续突破,进一步推动 AI算力平台的国产化替代和运行效率提升,通过逐步构建并完善中国自己的GPU软硬件生态系统增强产业竞争力,持续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全方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开幕,尹力万钢刘伟亓延军殷勇出席
北京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开幕
北京
毛羽在“2025年电影科技发展创新座谈会”的致辞全文
新京号
e路航标·党旗在互联网企业飘扬|山东渤聚通:“党建云”驱动“产业云” 红色动能澎湃新质生产力
新京号
“躺在床上就把钱挣了”,要成真了?
新京号
14项前沿科技成果亮相!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怀柔科学城展区等你来——
新京号
云迹科技上市次日再传利好 合作立讯集团全球布局
财经
坚守金融报国初心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赋能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讯
一周碳要闻:从巴库到贝伦,迈向COP30(碳报第167期)
财经
北京科技金融 “组合拳” 发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