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泰宁:鬼斧神工之丹霞地貌
大美V视
2024-02-26 07:10
进入大美V视阅读更多内容

 

撰文丨陈宁璋   尚昌平  

 

摄影丨王蕾   尚昌平   吕翔   刘贤健

 

支持丨泰宁县委、县人民政府

 

  鬼 斧 神 工:丹 霞 地 貌  

 

穿越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一个又一个长长的过山隧道将莽莽林海接连不断地映入游者眼帘。由于是福建边地,泰宁一直是历史的盲区、一片生存的秘境。泰宁“人自足用、外无所求”。两宋时期,这里出现“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的科举奇迹,得到宋哲宗皇帝的褒扬并亲赐县名,便有了一个吉祥而大气名字。泰宁这个名称沿用至今近1000年。

 

由高空鸟瞰,泰宁犹如一串玉翡翠,淙淙的“碧色”是福建母亲河——闽江的源头;深红色的“火焰”是无数青山绽放的红层奇景——丹霞地貌。

 

 

■ 上清溪和景区内的蟠桃盛会美景。

 

泰宁的丹霞地貌面积有27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武夷山的4倍,是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发育类型最齐全的丹霞区域之一。泰宁地质公园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4个园区和泰宁古城区组成,除丹霞地貌外,尚有花岗岩、火山岩、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

 

我们在曲曲折折中行走,一个V字丹霞窄谷横在面前。窄谷逼仄,仰面天空如一条细线,仅容一人依次通过。据不完全统计,泰宁的丹霞赤壁有1100多处,峡谷470多条,其中巷谷150余处、线谷(一线天)80余处。至晒经崖顶极目远眺,重重叠叠的山峦如万马奔腾,红色的悬崖峭壁层层叠叠地向远方铺开,高度大约在海拔330米到400米,在泰宁丹霞区分布着300〜800米分四级古剥夷平面,都保存得十分完好。

 

 

■ 金湖大赤壁。

 

金湖为金溪之水汇积而成。金溪是闽江上游富屯的一大支流,因河床沙里含金而得名。金湖岸涯盘回曲折,山溪与湖水交汇并流,迂回环绕山前。湖山相依,湖中有山, 山中有湖。有人称赞:“湖中四时容山影,环山无处不清波”。丹山秀水,妙不可企。

 

沿湖口溯流而上,是一处名为幽谷迷津的溪谷。溪谷早年间被称作二十四溪。众多山溪曲折流入溪谷,积水成潭,故又称二十四折。溪水两岸曾有石阶山道,后因湖水丰盈,水涨溪谷深处,二十四折从此淹没湖中,现今二十四折半数以上已成湖中潜流,仍有几条山溪潺潺入湖。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在《上清溪游记》中,浪漫地描述了这段中国最美丽的溪流:“转一景如闭一户焉,想一景如翻一梦焉,会一景如绎一封焉,复一景如逢一故人焉。”

 

 

■ 千万年的山体运动中,形成崖壁千孔百疮的奇特地貌。这是全国丹霞岩洞之最——船岩。

 

千万年流水的侵蚀冲刷,让泰宁的幽谷潜藏着无数的洞穴,大的赤壁洞穴可容纳千人以上,天台岩山腰间是一条长长的天然栈道,行走在上面,360米长的风化侵蚀形成的大型岩槽触手可及;钟山鼓岭,一面面巨大的洞穴构成的岩洞,古刹庙宇隐现其间,建筑与景致浑然天成,构造独特。无数细小的洞穴则状若蜂巢,层层套叠,千姿百态的造型演绎着地质奇观的千万年隐秘线索,演绎着千姿百媚的地球故事。

 

奇 特 的 岩 穴 文 化  

 

泰宁有“庙比村多”之说。泰宁岩中有洞,洞中建庙,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寺庙建筑。泰宁佛寺颇有影响的是甘露寺。

 

甘露寺建在金湖一侧悬崖上的洞穴间。岩穴上宽下窄,高80余米,宽、深俱有30余米,宋绍兴年间(1146年),泰宁人巧妙利用地形条件,以“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建筑样式建造,由一根巨大木柱支撑,四座楼阁组成重檐歇山式木结构顺势架构,全部为木结构不假片瓦的层楼的迭阁,将整座古刹建在巨大洞穴之中。1246年日本高僧重源法师曾三进甘露寺,取样寺内的“T”形头拱,回国后修筑了奈良——东大佛殿,被誉为“大佛样”。

 

 

■ 甘露寺建在金湖上一侧悬崖的洞穴间,有南方悬空寺之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宋代抗金名相李纲回到泰宁寻根时,曾经惊叹故土形成的丹霞岩寺文化精神:“推原其端,必有开士法眼清净,道行高洁,为一方之所仰;一岩一壑,乃能披荆棘创道场,肇基开迹以贻后人,非偶然也。”

 

自古以来,泰宁客家人喜欢把丹霞岩洞作为民居的选址。据说客家人逃荒来到泰宁时,开始是作“客”,所以自称“客家”。生存的艰难使他们选择了生活的简朴,岩穴一度是他们选择居住的理想场所。僻静的峡谷组成寨隘,狭长的岩槽有利于建造和节约成本,星星点点地倚着岩穴建起楼房,进退维谷有从容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安全防卫的诉求。

 

 

■ 岩穴一度是泰宁客家人选择居住的理想住所。

 

泰宁的状元岩是一个巨大的岩洞。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泰宁人叶祖洽策试进士,为泰宁夺得第一个状元。当时泰宁只有一座荒废的先圣庙,泰宁的学子像道士、僧侣一样深居岩穴苦读经史。继叶祖洽之后,泰宁又产生第二个状元邹应龙。传说18岁的邹应龙背负斗米,在深山荒洞中苦读圣贤书,于24岁(宋庆元二年)高中状元。他一生尽忠报国,后世追封“广佑圣王”,并被尊为邹氏先祖。

 

从古代岩穴栖身的先民,到修行于岩穴中的道士、僧尼,以及之后科举求仕的儒生,都在岩穴中奠定了人生的目标。就形式上看,三教的起始和归宿迥然不同,但从本质上看,都可以归类为泰宁的岩穴文化。

 

 

■ 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复杂断裂系统加上流水作用,雕塑了泰宁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狭长的九龙潭水上峡谷。

 

江 南 第 一 民 居  

 

泰宁城曾是汉唐故地,但唐代以前的建筑并没有保存下来,主要的原因是有三条溪水穿城而过,遇到丰水年份,洪水决垣入城,房屋建筑受洪水冲击而坍塌。泰宁城过去有不少唐代凿挖的古井,市井的规模在唐代已经形成,但到了明代,只剩下古城四周历代遗留下的残垣断壁和铺架在城中的渡桥。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60年)重新修筑城垣,于次年竣工。所以,泰宁古城保留下的建筑物基本是明代修建的。

 

泰宁古城内的古街、古巷、古井以及牌坊,基本保留了明代的建筑格局。城中进士街、尚书街、九举巷区域内,由尚书第、世德堂、李氏宗祠、江日彩故居等构成明代古建筑群落。

 

 

■ 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江南第一民居”尚书第,是明兵部尚书李春烨在家乡建造的府第。

 

在我们所徜徉的明清古巷里,座落着一组年代跨度已逾500年的“尚书第”古建筑群,占地共12000多平方米。它一字排列,幢幢相接,廊门相通,建筑精美绝伦、构件完整、规模宏大,可称得上标出了泰宁古民居建筑的高度。

 

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江南第一民居”尚书第,是明兵部尚书李春烨在家乡建造的府第,距今380年的明代民居建筑,大到门楼砖墙、石梁枋,小到窗框、斗拱、菱砖,到处镌刻了人物、飞禽、花鸟卷草等高浮雕图案,刀法或圆活或豪放或简约栩栩如生,无任何多余刀笔。与尚书第一墙之隔的是“绣衣坊”世德堂,布局合理,保存完好,古色古香,体现了明初建筑的古朴大方。

 

 

■ 泰宁多古井,从唐朝开始,历代兴建总数不下50口,至今尚存32口。古井水质清甜,仍可供居民饮用。

 

让人惊奇的,是在古城百步之内的20多口古井。古井大多为圆形,偶有四角和六角的,井圈用石块或陶砖砌成,井沿口为整块巨石凿成,外壁镌刻井名和建井人姓名及年月,有的还镌饰简单大方的图案。

 

这些古井从唐代到明清各时期的都有,一直在使用,如今仍在造福百姓。狮巷口的朱紫巷井、岭上街的兴贤井、红卫梨树下的儒学井,光听这些名字,就能感觉到古泰宁文化的分量。

 

 

■ 泰宁城内古街巷基本保留了明代的建筑格局。

 

一 个 古 村 落 的 快 乐 时 光  

 

因为海拔高出县城400多米,泰宁的大源村终年云雾缥缈,掩藏在群山中,一条小溪从村前经过,层层叠叠的梯田一直从山下延伸到村落的家门口。这个家族式古村落,全村全都姓严,族谱上赫然记载着严遵的名字,想来他们都是东晋名士严子陵的后代吧?

 

一个大山弯弯绕进大源,迎面看到一座漂亮的雕花门楼,上面写着“福塘”二字,透着几许古色古香,它的背后是一座自明代保存下来的严氏宗祠,全村人逢年过节在祖屋公祀祭拜,中堂上保留着上百个先祖的神牌。

 

 

 

■ 面具是大源村傩表演的重要道具,一般用坚硬的杂木凿成,分量不轻。

 

大源村人告诉我们,大源人爱傩、善傩,傩在大源由来已久,远近闻名。在严氏宗祠里,箩筐大的牛皮鼓响起来了,一个个戴着面具的大小神灵蜂拥而上,魁星、财神、判官……各路叫不出名的大小神仙纷纷登场。

 

面具是傩表演很重要的道具,形形色色的面具代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根据不同的节目和风格,傩的面具不同。面具尺寸一般比成人脸庞大,用坚硬的杂木凿成,戴不久就感到其重量了。台上队列整齐,配合默契,接着,傩的舞台开始延伸,沿着整个村落巷道,一路鼓乐交响,跳跃腾挪。

 

 

■ 严氏宗祠中,牛皮鼓响,众神灵蜂拥而上,魁星、财神、判官一一上场……寻常农家里也充满神话的想象。

 

 

 

 

 

本文节选自《文明》2009.08期

 

公众号|大美V视

 

dameimv201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购买最新《文明》杂志 

 


 

 

点击下图订阅2024全年杂志

 

 

 


 

 


 

来源:大美V视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倒计时30天!2025“荣马”荣耀征途,邀您共赴!
新京号
2025家帆赛赛历来啦!金牌赛分站赛推广赛全新分级 帆友们准备好你的参赛计划了吗?
新京号
老司机深挖的休闲短线!800公里,发现人少景美的山水风光!丨自驾活动
新京号
被众多大咖点赞,遵义凭什么?
新京号
盛于宋:茶事风靡 趋向精致奢华
新京号
北大游戏闯关上线,挑战一下?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相约五一·畅游东营”文旅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岁末年初之时,重温《浮生六记》中的古代日常
文化
剧透!春节假期遵义文旅活动大全,Get√
新京号
什么是湖南?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