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民俗中的龙|二月二“龙抬头”,敬龙祈雨,剃“喜头”
新京报 记者 于梦儿 编辑 李铮
2024-02-25 10:06
饮食之外,“二月二”还有诸多习俗,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理发”。

“二月二,龙抬头”是传统民俗,这一天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等。“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那么,“龙抬头”的由来是什么?为何是在二月初二?


古人为观测天象,将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其中,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中国南方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有敬龙祈雨、放生等多种习俗,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因为“龙抬头”与农事相关,因此在“二月二”这一天,有许多以龙冠名的食物。清朝《帝京岁时纪胜》里提到:“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也就是说,那时要吃一种类似煎饼的食物,在民间被称为“龙皮”。另外,老北京人还要吃春饼,层层的春饼也被称为“龙麟”。同时,在这一天,米饭被称为“龙子”,面条称为“龙须”,饺子被称为“龙耳”,馄饨则被叫“龙眼”。


饮食之外,“二月二”还有诸多习俗,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理发”。民间流传,最初二月二要理发是因为正月里有一个忌讳,不能动刀,二月初一又是太阳生日,也不宜动刀,所以到了二月二就可以开始理发了。也有说法称,二月初二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希望能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编辑 李铮

校对 朱名怡

相关推荐
二月二龙抬头,来看大兴换“发型”啦~
新京号
今天!阜阳这个小区物业,请业主“吃大席”!
新京号
龙潭街道这场民俗文化活动上,孩子们穿着汉服参加开笔礼仪式
北京
明天开始!阜阳这里“逢会”!
新京号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遵义:走进龙潭古寨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好热闹!各地花式闹元宵!你家元宵节的打开方式是?
时事
二月好去处丨谁懂啊?烟台好玩地也太多了吧!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春节特刊暨2月文艺资讯丨新春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娱乐
你我普通人的平凡勇气,也能像蛇一样以柔克刚
文化
大戏看北京12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胡廷江作品音乐会将启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