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照片背后的十年|胡同里的新生活
北京日报
2024-02-23 19:12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看望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


十年过去了,李旭钧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当时总书记和大伙儿聊了许多民生话题,比如做饭烧什么、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对改善现在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愿望……总书记和大伙儿聊天,就跟亲戚串门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李旭钧说。


总书记视察之后,北京东城区以南锣鼓巷地区雨儿、帽儿、蓑衣、福祥四条胡同为试点,启动了“自愿申请式腾退”,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去或留”。外迁出去的,住上了现代化的楼房;留住居民则改善居住条件,装配现代化厨卫浴等设施。


家住雨儿胡同14号院的杨占岭一家,作为留住居民,谈到这次改造,满是欢喜。


“就拿上卫生间这事来说,没改造之前,我们上卫生间都得去胡同里的公共厕所,遇到下雪下雨天,回到家衣服都湿了!你看,现在改造完之后,家里有了厨房和卫生间,小院里的环境也都焕然一新,我和老伴都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杨占岭激动地说。


几年来,北京通过一系列举措对胡同院落疏解修缮、整治提升,着力打造精品街巷,改善胡同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23年,北京启动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从胡同街巷延伸至平房院落,更多“看着美、住着更美”的美丽庭院不断涌现。


编辑 陈艳婷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专题

文化中国行

相关推荐
十万悬赏下,斑鳖的物种黄昏
时事
WAIC观察:大模型在落地,机器人在风口
科技
1908年至1932年的中国
新京号
逝者|北京红桥“珍珠女王”白如方:曾把珍珠卖给了撒切尔夫人
北京
她写啊写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那件事
文化
离衰老最近的人:一个网约护士走进5000位老人的家
时事
“北新桥大爷”,向地铁乘客“发射”快乐
时事
1908年至1932年的中国
新京号
跳出胜负束缚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专访吉井忍
文化
宁波:海波鱼跃处鲜味尽尝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