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晨读丨2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新京报 记者 刘旭 编辑 岳清秀
2024-02-15 07:42

【健康提醒】

早搏频发,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早搏是指心脏的过早搏动,正常人和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早搏,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厦门疾控中心提醒,早搏频繁发生会影响工作生活,有胸部不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普通心电图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如果早搏次数较多,每天数千次,甚至数万次,没有其他症状,可以检查后随访,服药或调整生活方式。如果症状比较明显,药物也不能控制,或者数量特别多,影响心脏功能,或者有明显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预防早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放松心情;适当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咖啡;禁止滥用药物。


【运动健身】

每周2次抗阻运动或改善平衡力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春节期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利用空闲时间锻炼。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耐力,有效减少脂肪堆积。抗阻运动,如哑铃、水瓶、沙袋、弹力带和健身器械等,可以延缓运动能力下降、强壮骨骼、关节和肌肉。抗阻练习每周2-3次,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改善姿势、移动能力和平衡力;预防摔倒,维持独立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柔韧性运动,如太极拳、瑜伽、舞蹈等轻柔、伸展的运动形式等,可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损伤,消除肌肉疲劳。


【慢病管理】

糖友饮食宜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纪金红提醒糖尿病患者,合理规律饮食、健康过年。


主食注重粗细搭配,宁干勿稀。粗粮可以延缓餐后血糖吸收,促进老年人排泄。注重荤素搭配,控制油、盐、糖的用量,建议配餐时以1/3素菜、1/3荤菜、1/3半荤半素菜为比例。餐后适度运动,维持血糖稳定。血糖控制理想可适量吃水果、坚果等。低糖水果有苹果、梨、桃、草莓等,每次加餐水果控制在100克左右;低糖坚果有核桃、瓜子、开心果、腰果、松子、榛子、花生、杏仁等,每天控制在15克以内为宜。水果和坚果建议在两餐之间摄入,如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左右。


科学饮食】

在外就餐食物避开干锅、油炸菜


每到节假日,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饭店聚餐。四川疾控中心提醒,在外点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卫生信誉度在B级及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避开干锅、油炸、焗烤类的菜,以蒸煮、白灼、清炒、清炖等烹调方式为主,可向餐厅提出少盐、少油、少糖等健康诉求。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可先点蔬菜,按3:1~2:1的比例搭配肉菜;优选鱼虾和瘦肉,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先吃少量主食,再吃蔬菜、肉类等。点菜不可数量太多,避免过多食用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同时避免浪费。使用公筷公勺,不食野生动物。


【心理卫生】

春节也要按时作息,排遣孤独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春节期间也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提醒,关注心理健康,欢度春节时光。


具体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时间,按时作息,避免因生物钟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的焦躁、抑郁、心慌、失眠等身心反应。保持积极心态,理性看待岁末年初,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正确处理亲情关系,家人之间加强理解和包容。努力化解孤独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学会排遣孤独、忘却烦恼,保持愉快的心情。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整理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晨读丨6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1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晨读丨6月8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