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疯狂减肥的背后,请不要忽略这些
新京报 编辑 文利
2024-02-09 13:49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回家的朋友又开始在朋友圈炫耀美食了,想利用这个假期减肥,简直是太难了。如果有一款减肥产品,不刻意运动就能控制食欲达到减肥的效果,你是不是很想试试?

近日,诺和诺德公布了2023年的财报,凭借明星产品司美格鲁肽的大卖,诺和诺德全年收入2322.61亿丹麦克朗(约33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1%,营业利润为1025.74亿丹麦克朗(约149.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诺和诺德作为一家丹麦的制药企业,曾在2023年底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TIME》发布的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原因是司美格鲁肽成为了年度最受欢迎的处方药之一。无独有偶,国内媒体第一财经也曾在评选2023年度大事件的时候,用“神奇的减肥药”来形容司美格鲁肽。


那么它到底“神奇”在哪里呢?因为该药原本是诺和诺德开发的一款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但是在患者们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伴随有减重的“副作用”。这对于早在2014年就凭借着利拉鲁肽拉开新一代减肥药序幕的诺和诺德来说,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


2021年6月,第二代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的慢性体重管理。它的减重原理是抑制胃排空,延长饱腹感,减少食欲,进而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


凭借着减肥的效果,司美格鲁肽终于在2023年火速出圈,一时间风靡欧美,就连特斯拉CEO马斯克和英国前首相约翰逊都成了它的受益者,销量上自然也大放异彩。

司美格鲁肽的大卖就像是一个“造富”计划。不仅在市值上,挤下了长期霸榜的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就连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在去年,也登上了《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


诺和诺德大中国区是诺和诺德全球第二大市场。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司美格鲁肽还未在国内获批用于减肥,仅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于1月23日,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


不过,这不影响国内上市药企对于此类药品的追逐和研究。GLP-1爆火的情绪,不仅在去年给国内的A股市场增加了减肥药指数,还在股市不断下跌的过程中,出现了逆势上涨的减肥药行情。

足以见得大家对于减肥的热情。


不过在追逐“瘦”的道路上,也有很多人可能根本不需要减肥。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在决定减肥前,不妨先结合一下胖瘦的标准,只有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才有减肥的必要。

对于超重或肥胖者来说,并发症的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在脂肪肝、血脂异常、高血压上的风险上尤其明显。

如果想选择司美格鲁肽来减肥,记得要仔细权衡用药适应证、禁用人群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剂(2.4毫克,每周一次)治疗68周后,可降低体重约15.3千克;而口服司美格鲁肽片(14毫克,每天一次)治疗52周后体重降低幅度仅5.2千克,但如果改为高剂量(50毫克,每天一次),治疗68周后,患者体重下降幅度可达18.34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批准的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仅有三种剂量,分别是3毫克、7毫克和14毫克。随意加大剂量会伴随较大风险。


另外通过研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使用说明书,我们发现该药品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肥胖人群可能更适合,另外对于肾损害和肝功能不好的人要谨慎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伴随的不良反应居然多达27项。包括胃肠系统疾病,如恶心、腹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肝胆系统疾病胆结石,另外还容易出现疲乏、头晕、低血糖、食欲下降和视网膜病变等症状;偶尔还会心率升高、急性胰腺炎、味觉倒错,或造成免疫系统出现过敏反应。


减肥药的出现距今已超过了90年,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但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这也印证了我国先人所说的那句话“是药三分毒”。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减肥药的退市原因都是出现了比并发症更高的风险,这些风险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被发现。


以安非拉酮为例,从上市到从欧盟退市,这中间经历了近70年。这么长的时间,有多少人因为使用了安非拉酮而上瘾,甚至是肺动脉增高?我们不得而知。该药目前仅在欧盟退市,其他地区的人可能还在使用它。


关于减肥,可能大家都知道要管住嘴、迈开腿,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起来是真的难。不过合理的饮食、配合运动才是健康的减肥方式。健康最重要,别让药物毁了你的身体与美丽!


参考资料:


1、每日经济新闻:风靡美国的新型减肥药,开始冲击传统食品巨头

2、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说明书

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司美格鲁肽,你是否“瘦”的起?

4、诺和诺德2023年度财报

5、中国经济网:处方药物不可滥用,减肥切勿盲目跟风

6、上观新闻:口服司美格鲁肽在我国获批上市:打针吃药有何区别?减肥之外还能抗癌抗痴呆?


数据新闻编辑:文利

新媒体设计:苗奇卉

校对:李立军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一个西北老汉决定骑行千里;为何“转人工”越来越难?
时事
文献荐读 | 读书周怎么过?学部君带你一起读好书!
新京号
当追星的甜抚慰当妈的苦
文化
打造巨兽:战争与税收如何催生现代欧洲?
文化
在“天使”与“恶魔”之间:菲利普·津巴多忆“斯坦福监狱实验”
文化
与母亲同时罹患重病,她发现示弱是种美德
文化
认识时间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时间
文化
《庆余年2》刘端端:我和李承泽长在了一起|角色
娱乐
“小镇做题家”:当过去成了负累
文化
新闻多一度丨演员何赛飞怒斥代拍引热议:代拍为何屡禁不止?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